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 现实中当幼儿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接触陌生人,会引起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当最亲近的人离开时,开始用啼哭表示分离的痛苦,流露明显的悲哀表情。如果悲哀的哭声不足以唤回亲人,痛苦则转化为愤怒,哭声更大、更强烈,但愤怒的哭声不可能持续太久,哭闹转化为悲啼,幼儿处于极端痛苦之中,这就是幼儿分离焦虑的一般表现。同时入园前的焦虑,不光幼儿有,家长也会有。而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影响并强化幼儿的焦虑情绪。很多家长在最初送幼儿入园的时候还会和孩子一起哭哭啼啼,一步三回头,在幼儿园门口久久不肯离去。
怎样才能与幼儿顺利渡过入园关?
心理准备
相信孩子:坚信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家长和老师的适当帮助下,会快乐上幼儿园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什么都是由大人一手包办的,于是到了幼儿园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以后,他们学会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老师,我不会呀。”“老师,你来帮帮我吧。”其实,他们从小就没有被放手去尝试过,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让他们尝试了,也许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能力了,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尝试着去做,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相信老师:家长相信老师会给幼儿传递一个信息:到幼儿园你会多一个人爱你!
相信老师也很重要。在选择幼儿园时就要对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进行考察,既然认定了幼儿园的教师就要相信他们。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家长的尊重、信任和配合对老师会是很好的激励。帮助孩子做心理准备:
孩子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
要让幼儿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人接触,可以经常去邻居家串串门,并有意识离开一段时间,家庭成员轮流带幼儿玩耍,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教幼儿,使幼儿对某一个人产生过渡的依恋,避免入园时发生严重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平时与幼儿的交谈中,渗透一些对幼儿园充满向往的话题,让幼儿萌发对入园的向往之情。诸如:“幼儿园好玩的玩具真多。”“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学本领了。”
不做负面的心理暗示。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而且他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绪来体会幼儿园,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家长尽量不说的三句话:
“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教老师好好收拾你。”
“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
“唉,到幼儿园你就没有这么开心(自由)了。”
诸如此类的话,甚至会让孩子认为幼儿园很黑暗,老师很严厉,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
[贴士二]物质准备:准备“爱心包”
替换衣物,裤子要多准备一些
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因为紧张或兴奋,常常会大小便失禁;另外进餐的时候,孩子也可能会把汤汁弄在衣服上,所以要多准备一些替换衣服,衣服尽量是舒适易穿脱的。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
便于穿脱的轻便软底防滑鞋。
9月份入园,天气比较热,孩子平常穿的多是凉鞋,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运动量有所加大,活动场所也各式各样,所以要准备合适的鞋子,比如轻便软底防滑鞋,便于孩子运动,防止发生意外。
小毛巾
孩子玩耍时出汗较多,可以用小毛巾垫在背后替换,以免衣服湿透,这样便于孩子保持清洁也可预防感冒。当然,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督促和训练。毛巾可以由孩子亲手挑选,买三四条轮换用,最好花样相似,以便识别。也可以绣上名字等标志。
孩子喜欢的玩具。
准备一件孩子喜欢的、其他孩子可能也喜欢的玩具,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这样孩子能比较快地被别的小朋友认识和接纳。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孩子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
孩子的依恋物
有的孩子可能有比较依恋的物品,它是孩子感情的一种寄托,可能是一个毛绒熊,也可能是一个小枕头,或者是一条小毛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要带着。记得在“爱心包”里放这些孩子的依恋物,它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安心和舒适。
只要我们家长做好了情感上的调适和其他生活准备工作,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老师,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顺利渡过入园关。
(专家心理咨询师 温漫荣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