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心理危机、情感纠纷、人际关系、人格因素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外盛行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员工帮助计划)项目在我国得到重视和推广。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时代要求后,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形成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的共识,而且将EAP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日,本报记者奔赴辽宁、河南、天津、北京等地,采访了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企业经营者、EAP项目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者、政工干部、工会干部及一线员工等,对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实施EAP的现状进行了新闻调查。
国外推行EAP的成熟经验成为国内企业开始推行的原点
EAP是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帮助项目,它通过专业人员为员工提供诊断、评估、培训、指导、咨询等,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一些企业管理者注意到一些员工的酗酒、吸毒、药物滥用等问题影响到了其工作绩效,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美国社会的变动,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法律纠纷等众多个人问题接踵而来,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聘请心理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最初的员工帮助计划。随着EAP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截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世界财富500强中,有9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EAP项目。
据统计,目前美国员工超过500人以上的企业大多都有EAP;500人以下的,70%有EAP,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员工心理健康原因导致的各种损失,每年高达英国GDP的10%,而EAP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最近几年中,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员工EAP的计划与投入。近年来,日本也开始大范围地推广EAP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裁员等问题。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开始成立了一些专门的EAP服务机构,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中国,国外企业推行EAP的成熟经验成为催生本土EAP问世的原点。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客户服务部在全国率先推出“员工帮助计划”,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完整意义的EAP项目诞生。
当时联想的客户服务部,主要负责计算机售后服务。员工们每天要和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即便内心受到伤害和委屈,也要面带微笑对待客户。联想管理层意识到,如果员工受到的内心伤害和委屈长期聚集,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情绪。于是,联想请来了9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为客户服务部的近千名员工心理把脉。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张西超主持了联想的EAP项目。
在项目开始前,为打消大部分员工关于隐私的顾虑,专家反复强调了“绝对保密”原则,这也是心理学家首要的职业道德。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细致地规定整个项目中一切关于个人的信息都是绝对保密的。这些信息对企业的管理层也同样保密,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除了宣传、讲课、座谈之外,每天专设两位心理学家值班,从晚上18点到22点接听员工打来的私密心理咨询电话。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员工打来。心理专家还接待预约。要求来咨询的员工也很多,但在协议中名额是有限制的,40人次的咨询名额很快就用完。
如今,联想仍保持着对员工心理的特别关注。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如今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曾为幸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身心健康。
据《中国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精神病总发病率为2.7%,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3.47%,上涨了5倍,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