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有演讲焦虑呢,在谈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克服焦虑的几种方法。
演讲焦虑者最常用的几种调控方式如下:
1.努力准备演讲材料直到筋疲力竭;
2.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演讲内容;
3.提问听众,如果太焦虑时;
4.深呼吸,告诉自己,没关系,一会儿紧张就会过去的:
5.自我催眠。如想象自己站在那里,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演讲;
6.不断地找人排练,直到胸有成竹。
这几种方式的共有效果是——让演讲越来越精彩。
演讲越精彩,越可能遇到下次演讲的机会,然后会更加焦虑,然后更多地准备和调控,然后是更精彩的演讲……
自我幻想之所以对演讲焦虑有效,就在于在催眠的想象中,演讲者把自身认同为一个理想讲者,他滔滔不绝、口吐莲花,而听众们,则都是知音,充满了欣赏和期待。
演讲焦虑的产生,就在于这种自我催眠的中断,演讲力比多受到了阻碍。
演讲者的欲望,也就是他脑海中这幅“知音爱讲者”的图景,受到了威胁。
换成了另外一种演讲场域的自体-客体配对。
这个配对就是,“挑剔性他人-脆弱性自我”。
演讲者最早觉知到这个配对一般是在拼命准备演讲资料的过程中,
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总会有,那么一个听众,从某个角落,站身起来,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问出一个问题,直击要害。
而可怜的讲者,必然因此,结结巴巴,面红耳赤。
最可怕的是,其他的听众,也是如此刻薄,如此不仁道。
他们窃窃私语、交头接耳,那嘴角的轻视轻蔑,彻底崩溃了,讲者那脆弱的自尊,那薄如蝉翼的自恋。
在多次想象中的,自尊崩溃自体崩解自恋受挫后,悠悠醒转,演讲者开始提出一系列疑问:
为何,那幻想空间的听众中,总隐藏着潜伏着,一位高手,博大精深无所不知的,宛若一货直价实的博导,或有名有实的院士,而实际上明天的听众,是一群如假包换的外行?
为何,那幻想之海中的听众,总是那么刻薄,那么不仁慈不容忍,就像小时候爱面子的妈妈爸爸,就像初中时那个只喜欢好学生的马老师,,就像喜欢落井下石的妹妹,就像为我失败而幸灾乐祸的高中同学……?
为何,我偏偏在意这些刻薄挑剔的听众,而不是那些仁慈宽容的听众?
为何,在这些挑剔听众的面前,我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乎这些陌不相识的听众,是我的重要他人?
……
对此“挑剔性他人-脆弱性自我”的配对了然于胸后,此演讲者就可以自由游戏、任意出入那些让他演讲焦虑——
他可以假设自己正在驾车,犹如《木乃伊3》中那个探险者,而演讲焦虑就是不时扑打到车窗的妖魔鬼怪,发出怪叫,“你一定失败的!”,“这么烂还来演讲”,他继续驾车往前,任由妖怪鬼叫;他停下车,让妖怪们上车;仍然气定神闲地开车。
妖怪们大吼大叫,企图阻止司机前进;但是司机却笑了,司机知道,虽然妖怪们吼叫,可是他们已经上车了,他们最终会和自己一起达到终点。
那个司机就是你。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