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似乎被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几十个朝代的兴衰周期率印证为不便的定律。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实,人的性格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也意味着,人的性格不易改变。真是如此吗?难道你的性格真的不能改变了吗?
为探讨这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性格是什么。心理学给性格的定义是,“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其实,性格就是一个人在应对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情绪感受和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悲观的人在遇到事情时,会习惯性的做出消极的解读,这解读会影响他的情绪,情绪又会影响他的行为;乐观的人会习惯性的做出积极的解读,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会有积极的行为。为此,如果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得到改变了,那么,他的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如此坚持一段时间,直到这个新的思维习惯养成了,那么会形成新的情绪和行为方式,新的性格也就形成了。心理学家还证实了,人大学需要3周到4周的时间来养成一个习惯,或是改变一个习惯。
张先生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是上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层主管。多年来,张先生一被人际关系所困扰。因为他的人际关系恶劣,而导致工作和家庭出现危机。这让他非常焦虑。自去年开始,经历了多次焦虑发作,如突然感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眼花。也多次去医院检查,没有发现身体有任何问题,也去了看精神科医生,并配了药物,但问题没有好转。无奈之下,抱着尝试的心态前来做心理咨询。
他抱怨了许多困扰他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到处受到别人的打压和排斥,他讨厌他的同事和领导。而为了养家糊口,自觉又不得不在这公司里继续工作。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所以每次参加公司的“正式的非正式场合”,比如宴会、旅游、娱乐等,他的经验都很糟糕。和他们在一起会很不舒服,还觉得被别人嘲笑。渐渐的,就拒绝参加这类场合。但又因为他错过了这么多的福利而感到委屈。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探讨了他的人际关系。其实,他对同事的感觉大多都源自他小时候的经验。他 是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就没有安全感。从小学到初中,常受同学欺负和排斥。为此,从那时起他就学会了“保护自己”:为了预防受到欺负和嘲笑,我必须对他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这些经验就成了他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大学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到上海某个央企工作,但因为工作不顺,申请到国外工作了几年。结果还是不顺利,只好辞去工作,回到上海,在一家外企找到份工作。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在此期间,也多次有意要离开,但都因为对将来没有安全感,而选择了留下。在叙述自己“不幸经历”的过程中,张先生多次提到:“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我不是这个性格,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数十亿的富翁了”;“哎,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我给他解释,性格其实是可以改的。但他对此怀疑。
他现在的人际关系还是很糟糕。看到同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自动的想他们是不是在谈论我。想到这些心里就很紧张。和他们说话时,总是止不住在想:他们刚刚说了我许多坏话,为此心理很讨厌甚至是怨恨这个同事。怀着这种心理和同事们打交道,效果可想而知。这结果又“证实”他刚刚的推测:他们就是要欺负我。我进一步帮他分析了当他参加公司里“正式的非正式”场合时的心理活动:一听说有这样的场合,心里就开始胆怯,就有冲动想拒绝参加。他感到胆怯,是因为有太多的失败,有了挫折感和无助感(是种习得性无助感)。因此,在参加场合之前就开始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我不行,我肯定会失败,我肯定会不舒服。结果是:这次参加活动,心里就是很不舒服。我解释道,这种心理叫“自我实现的预测”(self-fulfillment prophecy)。听着我的分析,他承认自己内心就是如此。 我鼓励他,如果改变这些心理暗示,感觉会好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