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老板张勇说:“创新在海底捞不是刻意推行的,我们只是努力创造出让员工愿意工作的环境,结果创新就不断涌出了。没想到这就是创新。后来公司大了,当我们试图把创新用制度进行考核时,真正的创新反而少了。因为创新不是想创造就能创出来的,考核创新本身就是假设员工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欲望,这是不信任的表现。”
一、任何一个工作,不管多么琐细,都有可以发挥创造性的地方,而这个创造性都会让你享受到成就感。
在苛刻的环境中,人不大容易有创造性。所以,才会有Google这样的公司,将办公室弄得像儿童玩具房似的。所以,才会有海底捞这样的公司,将火锅店弄得像家一样。并且,是比我们社会绝大多数家庭更像家。有了爱与支持,创造性自然会爆发。
二、权力空间:任何一个员工都必须有一块他可以说了算的权力空间,否则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无法生出。
张勇对管理层的授权让人吃惊,他对一线员工的信任更让同行匪夷所思。海底捞一线的普通员工有给客人先斩后奏的打折和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这等于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经理,因为这种权力在所有餐馆都是经理才有的。
三、如果把员工的心留下,再把权力交给员工,员工的脑袋就开始创造了,这就是海底捞创造出那么多“变态”服务的根本原因。
创造力是放松的结果,而放松是因为爱与信任。海底捞打造了家的感觉——尤其重要的是这不是刻意的,而是因为老板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非要去学,你就是刻意的,这个效果就达不到,所以“海底捞,你学不会”。所以好的老板与管理层真是要将服务放到第一位的,而不是管理。服务就是给员工提供“愿意工作的环境”,达到了这一点,效益自动会来。至于试图用考核鼓励创新反而适得其反,这一点张勇的解释很好,也可以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道理来解释。
张勇的慷慨,令海底捞的人工成本远高于其他同类企业。但正因为他让员工满意,员工才让顾客满意,由此才有了海底捞的名声。大家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海底捞留住老员工和招收新员工两者的成本,就可轻易地发现张勇的“小九九”其实是很精的。相比之下,我们似乎又只算了眼皮底下的“明帐”,而张勇更关注的是这背后的“暗账”。
四、“把人当人”,是海底捞成功的真谛。
说到底,海底捞一个个的创新,就是员工每天做的一件件小事。单独看,鸡毛蒜皮,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一万多个脑袋持续关注这些小事,累积起来的力量就不得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勇和他的高管团队根本就没有要求员工创新,他们只是努力创造出让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员工中各种各样的创新主意就自然涌现出来了。张勇还告诉我们,公司变大之后,他曾经试图用制度对创新进行考核,但这时真正的创新反而变少了。“创新不是想创就能创出来的。考核创新,本身就是假设员工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欲望,这是不信任的表现。”张勇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让我们自叹不如。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