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太阳天就想到“热死了”,看到雨天就感到“糟透了”,那你还能游出好心情吗?——好心态和不好心态的区分就这么简单。
有人会说这叫“自欺欺人”。其实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的。好心态的人能迅速调整过来,积极处理后面的工作。好心态的人成功的希望更大。
四、要有持久毅力。
目标越高,付出越要多,越需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眼高手低,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套用一位前辈的话说,“一个人一阵子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记住,你不比别人智商高多少,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比别人晚睡早起,多吃苦,多流汗!从现在做起,想在别人前面,做得比别人更好!
有了持久毅力,事业可能会成功,野心可能会实现;少了持久毅力,只有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五、要有虚心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今伟人们教的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比你强的长处,一定要真诚的、虚心的向他们学习。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你厌恶他,他也会嫌弃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职场发展的基础,不尊重别人最后倒霉的是你自己!
人无完人,即便你是名校之“天之骄子”,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还是“至高无上”的总经理,都是如此。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现下属的长处,并把它放到适合发挥他的长处的合适位置,让它更好的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短处,这才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
附:职场生涯:“跳得欢不如瞄得准”
当今职场,跳槽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职场跳蚤”的做法却鲜有理性可言。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54.3%的人觉得年轻人就该多尝试,82.7%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尽满意。一位参与调查者表示,虽然尝试更换过不同职业,“感觉都不是我想要的,但我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频繁跳槽,不利于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久而久之不免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当“职场跳蚤”寄希望于未来会更好的时候,他们或许没有想到,一次次失败的经历最后同样会成为阻碍自己跳跃的“玻璃罩”,甚至远远比以往的那些“玻璃罩”压得更低,以至于最终失去起跳的力量。
心理专家说:“职场跳蚤”的激情和勇气值得肯定,但面对职场他们显然还缺乏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频繁跳槽的背后,盲目就业以及丧失目标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业压力之下,多数“职场跳蚤”的第一份职业并非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是为解决生计的泛就业。一旦立稳脚跟,他们就会立即寻找新的职位。然而,这种盲目的跳槽只是为了改变环境,而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失去生活保障的他们又亟需一个落脚点,于是难免再次堕入泛就业的怪圈。其实,如果把工作当作积累经验的一次机遇,许多职位原本不是非跳不可,而即使要跳,积蓄了足够能量选准定位之后的厚积薄发,也远远比撞大运式的频繁跳跃更容易抵达幸福的终点。
年轻是一种资本,但拥有资本不等于可以肆意挥霍。“职场跳蚤”的勇气与执著令人肃然起敬,但他们困惑迷惘的生存现状又不禁使人扼腕长叹。面对风云变幻的职场,敢于放弃的勇气固然可嘉,准确而清醒的定位更加重要。人生之路上,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目标明确的实现跨越,而不是连个红灯都不愿意等的盲目悸动。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