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指出,如果我们对失败抱有“应当”或“必须”的观念,我们就会产生失望感。我们认为事情、自己或他人“应当这样或不应当那样”。问题是,生活总是按既定的模式展开,不会受我们的意志所左右。一些人认为,我们不应当面临死亡的结局。他们不愿接受死亡的现实,而是大发脾气,认为“生活不应当是这个样子”。有时,我们专横的“必须”阻止了我们接受现实,使我们无法处理好情绪问题,更无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有时,我们对也会产生强烈的“应当”意识。例如“我应当更加努力的工作”,“我不应当犯错误”,“我不应当生气”,“我应当爱我的父母”。当我们没有满足这些“应当”的要求时,我们就会感到失望。“应当”常包含愤怒的成份,它迫使我们改变自己。 当我们以专横的“应当”要求自己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掉进自我攻击的陷阱。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极限、面对自己的失败,我 们避免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心理咨询师称这些应当为情绪的“暴君”。
当我们用“应当”要求别人时,别人一旦令我们失望,我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愤怒。我们不接受事实,而是认为“他们应当这样”或“他们应当那样”。强硬的“应当”降低了我们的挫折耐受性。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应当”会导致失望,继而会造成的严重问题。事实上,佛教徒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人类的痛苦来源于我们的挫折感,是我们对自身或对他人的过高要求造成的。有时,我们会过分地追求某些理想,放弃它们让我们感到很痛苦。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上海心理咨询师 Seeking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