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生气,不应该生气。我不能让他看到我生气。”
Blatt抑郁分为:依恋型和内射型。依赖型,即怕被抛弃、无助感、无力感、依赖别人以得到爱、保护和营养,与童年时爱和重要关系的缺失有关;另一个是自我批评型(内射、对父母的认同),即感到自卑、无价值、内疚、经常批评自己。 “完美主义”是抑郁者的重要性格特征。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
Pacht观察到,完美主义者常常以为:“如果我过去表现得再完美一些,父母是会爱我的。”他们在成年以后还会努力追求达到某种完美,以得到奖赏,即父母的爱 。
Hamachek认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产生于两种童年期的情绪环境,一种是父母从不表扬孩子或者表扬不一致,这样子女就不知道如何取悦父母;另一种是父母有条件地表示赞同,即只在子女做得完全正确时才给予表扬 。Rice、Ashby和Preusser的研究指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较之于正常的完美主义者,更容易认为父母较少鼓励自己 。Blatt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神经质完美主义的形成。他认为这种完美主义者有严重的自我批评倾向,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曾过分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行为,并阻止他们自信、有个性的行为。这种与父母客体关系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种内化的自我批评,导致了抑郁 。Burns指出,完美主义者存在的两种心理歪曲:一是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将来还会重复出现;二是饱受“应该”原则的折磨:应该更好、应该不生气、应该与众不同等等。Pacht指出:“完美主义者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败,”Weisinger和Lobsenz认为,完美主义者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完美,就会觉得失败了;如果达到了预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没有衡量努力和成功的客观标准,也没有体味成功的机会。
心理咨询师观点:当一个人的行为的动力开始于“取悦”别人,这个人多半是有些精神疾病的。有人描述神经症患者的行为是为了诱惑别人,用“脱颖而出”的方式自我定位。癔病型厌食是单纯要求世界认同的结果,强迫型厌食是不知道吃什么可以讨好别人。完美主义强迫的行为倾向,背后的焦虑和恐惧感促使他们关注他们做的每一项自己认为会受到关注或者评价的行为。完美主义通常是把别人的声音内化了,因此完美主义的人时刻在监督着自己。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