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紧张状态,源于外界环境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比如心理上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生理上表现出心慌、出汗、颤抖、呼吸困难和手脚冰冷等躯体反应。
心理咨询师认为,个体承受的压力需要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是空虚,是可怕的,可能导致无价值感甚至吸毒。而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免疫系统,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可能导致患病。持续的高压还会降低人的工作效率,弱化人的创造力。
心理学解释压力起因是人的内心冲突。比如我想要通过一门重要的考试获得证书以提高薪水,但是这门考试比较难,可能有不通过的危险,这个时候我的期望和可能不通过之间会产生冲突,接着我便体验到压力。其实说白了,在很多时候,压力就是在自己想获得某个东西而得不到的时候产生的。
所以,压力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自己的压力来源。压力源包括生物性的,比如生病、饥饿、性生活不和谐、睡眠不良、噪声干扰、气温急剧变化等。也包括精神性的,比如错误的认识、过往的痛苦经历、欲求违背道德、性格脾气不好等。还有社会环境性的,比如生活成本增高、就业率低、竞争大等。当然,这三类压力源有相互交叠的部分,比如基本上所有的社会压力源都是通过个体的心理(精神)而产生压力作用的。
心理咨询师点评:压力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当生理表现非常明显时,压力反应就算比较严重了。一般来说,生物性的压力源对我们影响最大(比如为了解决饥饿的压力,我们放下手头工作去吃饭),其次才是精神和社会性压力源。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压力导致了抑郁、忧郁、悲观、失望、身心疲惫不堪等问题。而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是当前人们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看待压力,如何了解自身的焦虑情绪和悲观思维,值得每个人探讨和学习。
焦虑也有积极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谈心理压力,其实压力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衍生而来的,比如潜水时水会给人压力,扛东西时也会感受到肩上有压力。而心理压力比物理压力更复杂,它是无形的,会让人不幸福,甚至抑郁。心理压力更多跟人的性格和主观感受有关,与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理解、应对方式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压力的反应不一样,心理学就此衍生出压力易感性和焦虑易感性两个概念。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一般把人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比较乐观、外向,心理韧性比较强,对任何事都举重若轻,不管遇上多大的事都能睡得着,可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抗压力特别强。第二种人抗压能力相对较差,睡眠不太好,有一点小事就会“自我卷入”,也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名义看得特别重,被称为高焦虑型的人。打个比方,假如明天是三八妇女节,单位要评选“三八红旗手”,高焦虑型的人晚上就可能睡不着了。
很多人觉得,焦虑是耻辱的、不健康的,甚至是一种疾病。所以,有人用一辈子来同自己的焦虑作斗争。但从心理学角度看,焦虑和乐观都是心理应对策略,而不是缺陷。乐观也是一种应对策略。比如明天要考试了,有人特别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肯定行,吃饭睡觉都不耽误;有人却容易往坏处想,吃不香睡不着,深感焦虑。
研究发现,焦虑的人也有积极的力量,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焦虑有3个好处:第一,焦虑的人事先把事情想得特别坏,万一发展得不那么好,他不会太愤怒。而乐观的人把一切想得太完美,一旦出岔子就会很生气,结果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第二,焦虑的人往往未雨绸缪,比如明天要考试、答辩、面试、见客户等,他会觉得没把握,头天晚上就会格外用功,查漏补缺。正因为他们比乐观者投入得更多,对错误的估计更足,因此更不容易出现意外。第三,焦虑的人能远离意外。比如开车,这些人会格外小心,看到远处有人就会早早踩刹车,更不会酒后驾车。由于做决策时偏向保守,他们不容易被骗。
所以说,人要生存、发展,离不开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