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也称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个元素,便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
踢猫效应的核心提示是人情绪会随环境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当不好的事情使自己情绪变坏时,要在潜意识中控制自我的情绪,不要将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让他人产生和你一样的不良感觉。
应对方法:
在现实的生活里,很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评,而是心里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人是种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那不防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在遇事时一定要冷静。而就在冷静的同时,也许就会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及时的和对方做一个换位思考,并会为对方寻找一个可能的理由,这时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对不良情绪就能适时的做了一个很好的疏导和化解,同时也就避免了很多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