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询问:“如何看待大学劳动教育让学生刷厕所,辞退保洁人员? 根据国务院新发布的意见,我校从大一到大三设定了每学期为期一周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内容不仅包括拖地,擦玻璃,捡垃圾等基础项目,还包括刷厕所,刷垃圾桶,擦坐便等。厕所有蹲便,有时候能看见大便被拉在外面(非故意行为)得收拾,卫生巾粘在垃圾桶底部也需要我们用手掏,厕所每一寸瓷砖都要每天擦一遍。楼梯扶手每一寸从下到上一个人擦一层楼。楼梯扶手是死角,也得趴地上擦,还需要擦三遍才能干净。”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的家庭结构,家长会按着自己的方式对孩子疼爱有加,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所以,很多孩子从不染指家务事,更谈不上家务劳动了;甚至有些孩子连自理能力都匮乏。从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家长还固守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爱学习比爱劳动重要!
从大学生对校园劳动产生的质疑,不难看出劳动早已被家庭弱化、被学校虚化、被社会淡化的现象,因此,大学生便出现不爱劳动(发出质疑)、不会劳动(手脚笨拙)、不懂劳动(缺乏技巧)的情况,并以此导致轻视且厌恶劳动的现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白:惟有“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
当被溺宠的孩子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之后,依然固守只需学习的习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从网友的留言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打扫卫生充满疑虑。其实,让大学生劳动就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一直是中国的教育特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需求,劳动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体现了劳动价值并能提升劳动技能。
让大学生参加学校劳动,理应是教育的一部分,体现其综合的育人价值。如果,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内容,建立劳动教育结果的应用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年度荣誉评选、入团、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才能引起重视。同时,还可以将劳动表现纳入研究生录取的参考条件,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用心的参加劳动实践,培养辛勤、诚实、创造性的劳动精神和态度。
心理咨询师 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