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爸爸妈妈的朋友,都会把思考问题的角度指向孩子。这样做会对孩子好一些,那样做会对孩子好一些。甚至很多父母都会把自己的冷暖放到孩子的身上,他们觉得冷就会给孩子多穿一些衣服,他们觉得热就会给孩子减少一些衣服。他们是把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等同起来,是因为孩子是他们的心头肉。做爸爸妈妈的,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受到外界的侵袭呢?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当心理咨询师发现为人父母的求助者是这样爱孩子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会觉得孩子的自由被父母的爱给绑架着,根本不能够释放自己真正的情感。换位思考一下,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人,等同起来的时候,会不会让他们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得病了呢?如果父母会这样想,那么,父母同样的行为也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让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是对每个人的尊重。
曾经有一个案例,案主是一个小女孩,名叫杜鹃,她在上学的时候经常会闹肚子,莫名的肚子疼,让她不能专心上课。班主任注意到杜鹃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和蔼可亲的老师要杜鹃,把肚子疼的病看好了,再来上课,并且告诉她落下的课程,老师会想办法帮她补回来。可是杜鹃觉得,这落下的课程是不可能追得回来的。因为她觉得她肚子疼,其他的同学也会有肚子疼的迹象。她不来上课,其他同学也会有不来上课,同学们不来上课,老师就不会给同学上课,到时候老师就要给很多同学补课,老师会很累,到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呢?
杜鹃的老师杜鹃的情况告诉了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认为杜鹃还不能完全地分辨“自我界限”,她觉得她有的感受,周围的同学,老师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对此,心理辅导是会对杜鹃的辅导中加入关于自我界限的话题,让她知道,先要学会感受自己的感受,才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流星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