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人们已可以成功使用机器来读心。塔夫斯大学的罗伯特"雅各布教授在同校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塞尔希奥"凡蒂尼的帮助下,使电脑拥有了读心能力。雅各布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学,成功设计出一种能推知用户“压力水平”的机器。研究人员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将近红外线透过受测者者的前额,使红外线在大脑额叶散开。根据血液中氧含量,光线被吸收或者反射的情况,可以观察出实验者大脑区域的活动。氧化的血液越多,大脑某个区域就越活跃。
通过分析红外线传感器侦测,检测出受测者的压力水平,即可知道受测者当时是无聊还是焦躁,“不过由于我们对大脑所知的局限,我们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雅各布说道。这种现身不久的读心机器已经初见成效,将被用来跟踪机场塔台工作人员的眼中状况,以便把导航的关键任务交给压力较小的人员处理。
德国人类认知及脑部科学研究所的海恩斯博士,及英国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数位科学家一起,新近利用脑部扫描技术,成功地预知了人们的想法。参加受测者被要求对屏幕上出现的两个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同时,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场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受测者的脑部,并由专业软件进行分析,预测受测者的选择,再对照受测者的运算结果。通过区分大脑活动细微差别的方法,研究者的预测成功率高达70%。
利用机器,人们可以部分的破解人类心思;加上
心理专家对
心理学的熟练掌握,读心能力将与日俱增。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