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
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绝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只有通过一系列严格执行的行为测验,一只狗才可能成为“
心理咨询师”。“首先我们会考虑到狗的健康情况”,一只狗需要疫苗齐全、健康状况良好才能通过第一关。第二关是敏感反应测试,“狗有一些部位是非常敏感的,比如爪子、腹部和生殖器部位,一旦触及,可能做出比较激烈的反应。因而反应过于激烈的个体是一定要排除的。”而这一关又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要用一只假手去触摸,确认反应不强烈之后才用真手去测试。之后,第三关就更亲密一些,“我们会让陌生人给狗一个拥抱,观察它的反应。”如果反应仍然很配合,开始进入第四关,即进行比较激烈的玩耍。“对于食物和自己喜欢的玩具,狗可能会拼命保护着。这时我们要看看如果去抢,会发生什么。”如果这只狗仍然表现得很配合,它就很有希望成为“狗狗心理咨询师”了。
“在与孩子或老人的交流过程中,伴侣动物其实扮演着一个双重角色,”何勇先生说,“它既是作为教育者,自身又充当了教具。”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伴侣动物完全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分出现的。通过抚摸、玩耍、喂食等活动,孩子或老人可以与动物形成互动,在其中也就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了。
伴侣动物遵循快乐原则
在成人看来,孩子与小动物好像具有某些天然存在的共同点,他们似乎总能看穿小动物的心思。孩子们自己大概也认同这一点。根据弗洛伊德的记载,儿童确实会觉得自己与动物比较亲近,而对长辈感到困惑。对于这种相似性,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例如弗洛伊德认为,之所以说儿童与动物相似,是因为他们都遵循着“快乐原则”,随着儿童的成长,“快乐原则”才会渐渐被“现实原则”所替代。
而卢梭从另一个角度,认为儿童与动物的相似之处恰恰就是赤子之纯真所在,而随着儿童成长,这种天然的纯真就会渐渐被人类文明所玷污。
另一种解释来自美国
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他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发展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生物进化史,由此,鉴于人类是由动物演化来的,那么童年的人类与动物相似就不足为奇了。以上三个观点不管哪个更有道理,它们都提示着我们:假设我们把小动物与儿童进行类比,也许会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按照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总结的规律,幼犬会从第五个月左右开始对抚养者形成忠诚,这种忠诚很可能是毕生持续的。人类婴儿与早期抚养者之间也会形成一种依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样式会对婴儿往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一个人如果在婴儿期经常被忽视以致常处于与抚养者分离的焦虑中,他成年后就可能不容易相信别人,在交往中也不会投入太多的情感因素。
然而对于狗而言,它们的选择仿佛不多。因为不论周遭环境如何变迁,它们都被要求顺从每一个新的主人。我们经常听说一只狗生下来没多久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到一个新的家庭,几年后又被转送给另一个家庭。
所以,能够与主人终生为伴并得到信任、关爱的狗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如果被主人抛弃,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于死亡。又如那些终日流浪在城市街道上的狗,它们通常是怯懦的,它们对陌生人低头顺目,眼中流露出的零星期许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不安,既想信任和依靠人类,又难抹去记忆中犹存的伤痛和恐惧。实际上,不妨时常把这些动物想象成人类的儿童,那样或许在做出或没有做出一些行为前我们便会感到不忍了。我们也会逐渐认识到,身边的每一只伴侣动物不分种系,不分美丑,都是同样的高贵。作为伴侣动物,它们来到人类身边,充当着带我们走出困顿的天使。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