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自己心理舒适区的话题,我们经常有提及。
我们了解,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会让我们有所提高,这是对个人成长有益的事情,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去做呢?
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想象着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要被改变,却找不到改变的动力,那为什么还要去改变,你说,为什么还要去改变?正是在这种掷地有声的质问中,让自己一再捍卫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从心理学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不把心理舒适区单一地理解为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也就是说,当个体利于自己成长的习惯,比如懂得制定时刻表,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等等,遭到外界的侵袭,要被改变,从而让自己本就习惯的内心有了一种抵触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改变,意味着,我们将走出心理舒适区,也意味着,原本养成的良好习惯将被打破。如果不改变,我们会因为习惯而变得麻木不仁,对生活失去动力。
当事件呈现给我们的都是负性影响的时候,个体会较少地思考心理舒适区的感受,反而会一股劲地向前冲。这是人类生存所特有的本能。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从来不会对自己的求助者说太多理论上的道理,他们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地告诉自己的求助者,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需要再考虑的。就好比我们开篇说的关于舒适区的问题,如果心理咨询师觉得脱离舒适区有利于求助者的发展,他就会通过行动,让求助者陷入生存危机,从而让求助者获得改变。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流星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