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猴年春晚,一只被叫做“康康”的小猴子吉祥物引起了全民围观与吐槽,它的3d效果图竞让原作者发微博澄清自己只做了它的平面设计,究竟它是什么样子呢?谜一样的表情,红绿黄迷之一般的配色,加上不知所以然的鼓鼓的两腮,让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被丑哭。
虽然被戏评为最丑的猴子,但是它配色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下面让我们从色彩心理学来解读这只小猴子。我们可以看到这只猴子的主要是由黄绿红三色组成,红色的身体会让人觉得小猴子充满了力量,有自信,看起来更加生动;而黄色的部分展示了它的聪明,天真,浪漫与理性,同时也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正是如此,引起了全民的讨论。绿色给人以安全舒适感,快乐与热情的同时又不失沉稳。猴子的本性亦是这样,更增加了人性中隐忍的部分。
说到色彩心理学,想必大家都会说,是乐嘉的那个么?其实,牛顿与哥德才是近代色彩研究的奠基人与倡导者。哥德是最早注意到并且表达出色彩与情感的关系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就像我们所说的,心理学无处不在。就像在手扶电梯顶端乞讨要比在手扶电梯底端乞讨得到的钱多,因为身体的上升与下降让人觉得道德情怀也跟着升与降;并排而坐者较之对面而坐者更容易与对方产生一致;对面而坐者比并排而坐者更希望对方了解自己;考、握手时直视对方,表示想让对方在心理上居于劣势;说话明显抑扬顿挫者,自我表现欲强,喜欢我行我素;有时遇见熟悉的朋友,话到嘴边,居然忘了对方的名字,这个现象的原理是个体在学习中对刺激给予编码处理时,他同时将之编码为形码、声码、意码(文字如此,人物也是如此)。
在语文学习时短期的记忆的编码以声码为主,长期记忆的编码则以意码为主。对熟悉的同学,我们已将他(她)与意码建立了直接联结,而不象最初认识时需将精力放在形码的记忆上,我们一见到他(她)就直接在脑海里潜意识的反映出与其性格相符的词,譬如:乐观、开朗、或内向、忧郁,即为意码。若此时声码的解码无法进行,或声码无法与意码、形码建立联结,自然就叫不出对方姓名......
你想知道这些行为现象背后的原理么?来参加心咨班学习吧。我们从基础的课程学起,链接生活,链接心灵。
心潮·心灵花园2016年心咨班火招生中,详情请咨询021-5169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