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塘沽爆炸让马云的微博遭到了“逼捐”的轰炸,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甚至有部分一边喊着“爸爸”,一边指责马云。那么为什么发生了灾难,公众人物必须捐?为什么社交平台的评论一边倒?为什么此类的事件公众的反应都惊人的相似?而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平台下的评论方向却是不同的?
心理专家认为,这样的群体共鸣叫做“刻奇”。刻奇(kisch),根据景凯旋在《大众的坏品味》中的叙述,这个词源于德语Kitschen,原义是“涂抹”,指在三明治上抹上一点精美的东西,用来抚慰受到伤害的孩子。本来是用来形容廉价而矫作的艺术品,比如画给中产阶级的风景油画。后来,米兰·昆德拉把这个词上升到心理学层面,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第一种眼泪说: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多好啊!第二种眼泪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 第一种眼泪顶多能被称为“自媚”,或者说有点“矫情”,基本无可厚非;第二种眼泪,就是十足的kitsch了。”而当我们把它代入日常生活,植入社群,由自我欣赏变成一种群体共鸣,我们就陷入了“刻奇”。
心理咨询师观点:刻奇者扮演那个先知先觉的崇高者,并以崇高打动我们,以某种决绝的命令语气“要挟”我们一起参与。文革期间红卫兵的批斗、军训最后的学生全体落泪,各地的感恩教育,文艺青年的文艺范儿,刻奇之所以令人侧目,就在于它归根结底是一种虚假的、不真实的情感,是一种自我愚弄。刻奇的真实内涵——自我崇高。人们在感伤的同时,也顺道为自己塑造了某种“崇高”形象,并以此绑架他人。
知乎的网友
无论表面的情感多么热烈和丰富,刻奇的背后,都有一个冷冰冰的强大的秩序,和一个虚弱的小我。--动机在杭州
人们总想赋予生命一个崇高而神圣的意义,总想给自己一个热泪盈眶的理由,总想通过某些行为让自己看起来具有美好的品质——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想欺骗自己。人们总担心自己不够善良但又不想付出太多,于是寻找容易擦掉的眼泪:比如韩剧中得绝症死掉的女主角,电影里妻离子散的主角。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还有网友这么说:自从刻奇这个说法泛滥,刻奇便比媚俗更媚俗。这都是时尚问题呢。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