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是一种非常令人不快的情感。当我们完全被羡慕的情感所淹没,心中感到刺痛时,我们感觉非常不好,自己像处于绝对的“劣势”,并且相信,与别人相比,我们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而且连任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可能性都不存在。这伤害了自我价值感,不论承认与否,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失去了平衡,必须重新进行调整。这种伤害使我们生气、恼怒,并产生破坏性,但这一切都不是公开的,是隐秘的。我们决意不承认自己的羡慕,而把别人看成是爱羡慕的,也就是把羡慕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是不是很奇怪?
羡慕是不能被人接受的,它遭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人们无权羡慕,对羡慕充满了焦虑。康德曾说过:“羡慕属于忘恩负义和幸灾乐祸的丑恶家族。”康德在这儿提到了羡慕所处的情绪场:羡慕和忘恩负义与幸灾乐祸为伍。谁愿意怀着这样一种“丑恶”的情感呢,何况还要在人前现眼?这样一来,人就要面临双重的难堪: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如果自己是占有者,那就毋需羡慕别人了——还怀着如此丑恶的情感。
尽管如此,探究羡慕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羡慕情感——尽管大都经过了伪装——是极具攻击性的情感,它攻击我们自己和别人的自我价值感。如果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持续受到攻击,原有的创造性就会大打折扣,对付日常生活的能力也会大大削弱,我们会变得非常不满,容易产生敌意,并可能诉诸暴力。
但是每一种情感在我们的精神家园中都有其作用和意义。那么讨人嫌的羡慕有什么意义呢?羡慕别人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所有、所能、所是和所得——不论这些是真实存在还是我们想像中的——非常向往,而且肯定我们自己无法拥有、成为和得到,我们都认为这不公平。羡慕的情感中同时存在着一种向往和一种愿望,并且让人相信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换句话说,羡慕所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已经对自己不满了。现在我们要么在生活中加倍努力,要么改变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使之更好地适应现实,要么我们就得改变现实。
心理咨询师指出:羡慕不仅攻击我们的自我价值,而且对于自我概念的长期调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总是迫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实现什么目标,我们有怎样的才能亟待发挥?还有,我们是否正确对待自己了?我们再也不能继续把羡慕投射到别人身上,否则我们就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系中的一个调节因素,在生活中变得更无能,却更倾向于憎恨、复仇和隐秘的破坏性行为。我们必须学会建设性地处理羡慕情感,为此我们应该对自己身上的羡慕表现加以识别。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