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他的重要著作《爱的艺术》一书中,就爱情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核心内容如下。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行动。首先爱是给而不是得。因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个体才能体验自我的力量,富裕和活力等。弗洛姆认为“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个体的生命力。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给予”的要素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的关心,那么所谓的爱情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关心和关怀还包括爱情的另一个方面,即责任心。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义务,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是个体对他人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一种答复或者回应。“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如果爱情没有第三个要素: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驱使别人和奴役别人。尊重是指由能力实事求是的正视对方和认识他/她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的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因此尊重决无剥削之意。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她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
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是无益的。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爱情一要素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们才能了解对方。
没有这些要素,我们平时所说的“爱”仅仅是一种迷恋或者喜欢,其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与真爱的内涵相去甚远。
心理学基本概念
需要: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它常以一种“缺乏感”而被人们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果等,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认为:“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
(本文为心灵花园网顾歌老师原创文章,所有权归顾歌老师及苏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心潮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