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三、 鼓励自我调适
人们心理健康的维护重在自我调适。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正确的调适自己,检讨自身对待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方式,发挥最大的潜能,建立选择更好的适应方法和行为,以保持心理平衡。
我们历来强调主观因素第一,维护心理健康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在工作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如果自我调适不当,就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心理不平衡不等于心理疾病,心理不平衡积淀久了,就会导致精神心理疾病产生。因此,为了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对待人们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发生心理不平衡时,首先应鼓励人们自我调适,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常用的自我调适的方法有:悦纳自我,善待他人,适应环境,合理宣泄,正确定位,满足成就,快乐进取。
四、 善于运用各种“资源”
要善于运用“情感资源”。要善于用情感的力量感染人。情感在心理疏导中是“催化剂”。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钥匙,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情通才能理达。培养教育人们,首先要有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父母情,有了这些真挚的情感,心理疏导才能有力度,才能打动人,才能感染人。这就要求心理辅导者要学会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要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能够平等待人,要做到将心比心,以情换情。
要善于运用“语言资源”。人们感情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心理疏导结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的运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居高临下的训教与和风细雨的说服,效果迥然不同。要善于和学会用情真意切、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话语化解矛盾、疏导冲突、讲通道理,这样心理疏导才能收到效果。
要善于运用“知识资源”。要运用知识去启迪人。知识在心理疏导中是“能量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贫瘠,心理疏导就心虚乏味,讲不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这就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既要学习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又要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有关知识,这样做起心理疏导才能游刃有余。
要善于运用“人格资源”。要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人,心理疏导的成功即取决于心理辅导者的心理学知识,更来自其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人格是为人之本,为官之魂,人格是形象,人格具有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只有人格高尚、行为端正,才能使人们心悦诚服、一呼百应。心理疏导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