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从安妮女士的例子可以看到,一个自卑的人,还有很多良好的品质,他们往往会忽略,自卑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自尊,他们很要强,并且做事谨慎,这是好的品质,只是用错了对象。在打量那个真实的自己时,往往会被理想的自我冲昏了头,而不能全面的去认识自己。
自卑情结,一般是在人幼年时种下的。孩子的认知像一张白纸,“笨蛋”、“残废”等一点点有关自尊的伤害,都会在他的心灵里扎根,长出自卑的树来。
“自卑情结”植根于人的潜意识中,很可能连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但它总会有所表现,有的直接表现为退缩,有的却与之相反,如更加争强好胜。
心理学家阿德勒称这种现象为“自卑补偿”。
“自卑补偿”让很多人获取了成功。如,拿破仑、纳尔逊身材矮小,但却在军事上大有作为;而阿德勒自己,自小驼背,在蹦跳活跃的哥哥面前自惭形秽,但他却奋发努力,在心理学上成果辉煌。
但有的“自卑补偿”,却让人陷入了种种的心理障碍。他们要走出痛苦,唯有正视自己,接纳自己,走出自卑情结!
解析自卑的天才情绪
自卑本来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向上的动力,会使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行动,也可以是向内的动力,让一个人行为变得越来越退缩,什么也不敢做。然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验到。自卑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做事情时过分谨慎,害怕出错,等到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时候才行动,事实上,无论你考虑得如何周密,在实际行动中会出现很多意外,这些意外往往会给自卑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行动更加退缩,以此作为心理防御机制,避免更大的伤害。在咨询中,求助者用这种强大的退缩力量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这种力量非常强大,怎么能说自己非常弱小呢?如果这种力量向外发展,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成就许多事情。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正是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的起点,逐渐发现自我价值,事物本身并没有改变,但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据说,从前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一个开洗衣店,天晴的时候老太太忧心忡忡,别人问为什么,她说:"我卖雨伞的女儿生意不好,我心里难过。"但是下雨的时候她也不高兴,她说:"我开洗衣店的女儿生意不好,洗好的衣服晒不干"。后来,有人告诉她:"其实,天睛的时候你可以为你开洗衣店的女儿高兴,下雨天你可以为你卖雨伞的女儿高兴。"老太太恍然大悟。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生活有多面性,你可以选择快乐也可选择痛苦,主动权在自己的手里。
自卑的人(而且是真的自卑而非是自以为自卑的人)要能在经历中获得成就感,可能要做到如下所述:
1.先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即一个无法实现或者暂时难以实现的理想的自我形象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重压,是一个人愈发自卑的始作俑者。
2.接受真实的自己,接受原先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性格,去全面的评判自己性格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
3.重要的还是经历,就像那些自我暗示语一样,仅仅意识到这些对于你的自信的形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一开始尽量做符合自己性格要求的事,慢慢积累成就感,然后再不断提高要求。你会发现,诸如能言善道这样的品性你也慢慢获得了,因为大凡自信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品质。
4.遇到受挫的经历,一是没必要太关注受挫的感受,那样的感觉只会越来越糟;二是考察自己解释问题的角度,也就是归因的方式。尽量让自己逐渐形成长期的、动态的、多角度的归因方式,得失要兼顾。当然前提是让自己平静下来,一个陷入悲恸、愤怒、失望的人,认识问题一定是片面而偏激的。三是恰当的归因之后只能减少部分受挫的感受,痛苦依旧会有,那么就请带着这些痛苦继续生活,关注眼前的事,受挫感才会渐渐消亡。
5.如果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性格的改变同样也需要长期的努力。不切实际、急于求成、一帆风顺的想法往往导致更多受挫的感受。人生路漫漫,同时做好会再次受打击的准备。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打击,打击之后才能有自我超越。要从心底意识到这一点,而不仅仅是事后的自我安慰。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