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日甚少跟孩子沟通的家长,应如何重新展开亲子对话呢?心理专家建议,可鼓励孩子谈谈学校生活、与同学相处的琐事等,又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沟通机会,例如开家庭会议。在外国,家庭会议是很普遍的,能起凝聚作用。在家庭会议中,每名成员也有机会发言,是增进家庭成员沟通的好机会。此外,家长亦要给小朋友学习承担责任,例如要求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像晚饭后帮忙将碗筷放到水槽中,或回家后将鞋子放回鞋柜内。
遭遇困境齐面对
心理专家提醒父母应开放自己,让孩子知悉他们面对的处境,以及对子女的担忧。例如孩子放学后很晚归家,父母可告诉子女“你这么晚才回家,我会担心你的安全。”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利用“互换角色”的游戏,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彼此的处境和感受。游戏中,父母扮小孩,子女扮家长,当孩子赖父母时,孩子扮父母说出平日劝导孩子起的说话,从中孩子可了解到父母的感受——是关心、担心子女上学迟到。
心理专家同时又指出,当家庭面对困境时,家长亦应坦白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谅解,那么孩子自然懂得减少需索、扭计。若家庭需申领综援,父母可坦诚告诉孩子,毋须过分介怀。人生总会遇上挫折,应开怀面对。
如此能增强家庭的感觉,学懂互助支持,当遇到困难时,便能一起面对和解决。不少亲子课程中提及的,都是基本法门,只是家长往往遗忘了。其实,若能谅解对方的处境,已是无敌,这是毋须上堂都能学懂的。
当你对爱情患得患失时,当你不断要求伴侣的呵护时,会不会想到,这与童年时和母亲的关系相关呢?
心理专家调查了1500名男女后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性格、感情,乃至整个人生。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