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得尽快把这条微博发出去,要不真对不起粉丝们!”“我今天上午都转发20多条了!”相信很多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听过类似的话语。
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看着粉丝人数不断增长,很多人都有一种自豪感。在只言片语间,你就可以获得来自粉丝的支持,成为一个小小的名人。这就是微博的妙处——当你的一个思维成为社会事件,你就会开始欣赏自己、崇拜自己。新浪微博创始人任向晖这样描绘着微博的意义。
据统计,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一条微博发出后30秒,就可达到微博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18分钟,就能获得200万人次的“目击”。现在,微博的功能正逐渐演变成明星的发言平台,引发粉丝热捧。这些加“V”的实名认证博主们,也和普通人一样,会宣泄烦恼,只是他们的言论会更加引起关注。韩寒一个“喂”字,就得到了上万条评论;冯小刚把微博变成“冯通社”,《唐山大地震》在金马奖评选中失意而归后,他在微博上向金马奖“开火”,迎来一场唇枪舌剑。
反省自我、提高自我,在传统社会是以日记形式存在的,而微博作为现代日记,最大特点就是与人分享。
写微博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即关注自己的人越多,越爱写,越有成就感。其实,每个人都有认可自己和被他人认可的需要,这就是自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需要。虽然一些人可以通过出色的工作来满足这种需要,但毕竟不是人人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工作的竞争是更加现实和残酷的,现实的成功不易取得,而通过写微博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是更加直接的和简单易行的,而且还具有娱乐性,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有些人通过微博得到人们的认可,便沉湎于其中,不可自拔。
心态四:网络社交,通过别人的鼓励来鼓励自我
一项关于微博的社会调查报告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87.3%的人表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表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有些人的微博非常感人,如有的晚期癌症患者记录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他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自我战胜病魔,另一方面也需要别人的关注与鼓励,通过分享感受,让生命更有价值。
现在,“微博招聘”、“微博求职”也出现了。一些单位开始在官方微博上就招聘流程、岗位要求、企业文化等在线答疑,引得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微博上加了“关注”。
以上揭示出普通百姓渴望参与社会生活,渴望与别人分享。这种网络交流的盛行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形成对比。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抱有警惕和防御。也许越是现实生活中彼此疏远和竞争的人们,越需要通过这种匿名的方式来补偿情感的缺失;越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交流安全感的人,才越会觉得与陌生人交流最安全。这也促使我们对现实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心理咨询师提醒,过度依赖微博具有消极的作用,使人容易逃避现实生活。其实,最有效果的克服手段是参与生活,而不是逃避。如果微博“成瘾”,妨碍了工作和学习,就需要引起警惕。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