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理论和众多留学例子都可以证明,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锻炼出来的,出国留学的经历无疑对孩子的学业、职业前景、自身性格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她建议家长应正视孩子不在身边时的心态调节,给予在国外读书的孩子更多鼓励和支持。
“我们每年送出去的几百个孩子在国内时绝对不比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出色多少,可是出国一段时间以后寒暑假学生回来的时候就让我们刮目相看了,给人的感觉是变得懂礼貌了,更加尊重旁人的意见和感受,有些原来较为腼腆的孩子也愿意主动跟人打交道了。眼见这些变化是很让人欣慰的。”
家长如何度过“空巢期”
据一些
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不仅是留学生家庭,每年高考后孩子出外读大学的几个月里,部分家长因孩子上大学后无法适应,进而出现
心理问题,其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心理专家分析认为,通常家庭中女性更多地承担了教育、抚养子女的任务,所以在孩子离开后女性的失落感更大,而这期间正好和女性的更年期“撞车”,两者加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女性出现“空巢危机”。
那么,孩子初次留学或到外地升学,家长最放心不下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又该如何面对孩子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和思念,如何给孩子支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呢?这些都是度过“空巢期”的关键。
心理专家表示,如果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女性必须改变一些观念,不能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母亲,同时还是妻子、女儿、别人的朋友、职业女性等等,拥有多重的社会角色。此外,夫妻二人可以在孩子离开后,尝试着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或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一旦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情绪上难以把持的情况,也可以寻求留学专家和
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