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心理专家日前在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广州等全国9个城市的2万余名5岁―11岁的儿童中,展开了“学龄儿童睡眠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学龄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9.1小时。根 据我国颁布的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每天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睡眠时间”为依据计算,城市学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率高达71.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睡眠不足发生率也逐渐增长。
中、美两国儿童睡眠状况的比较研究显示,我国儿童与美国儿童相比,就寝时间约晚半小时,晨起时间约早半小时,平均每天少睡近1小时。同时我国儿童伴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说梦话,睡眠不安,磨牙,白天嗜睡等。
上海心理专家介绍说,学龄期是睡眠习惯形成和建立的关键时期,睡眠不足可导致儿童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引发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阻碍儿童认知功能发育。此外,睡眠不足还会扰乱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等。睡眠不足进而影响体力恢复,还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学生会渐渐变得厌学、成绩下降。如果在少年时期睡眠不足,生活没规律,成熟后很容易引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上海诸多心理专家表示:睡眠时间不足和伴有睡眠问题的儿童容易出现学校适应能力下降,如迟到、违反校规;人际关系受挫,同学、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这些会成为青春期危险行为如抑郁、自杀、抽烟、服用兴奋剂、酗酒、吸毒的高危因素。此外,学龄期是睡眠习惯形成和建立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学校家庭齐努力 改善现状有途径
心理专家认为,影响学生睡眠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大环境,涉及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如社会传统文化和现行教育体制,改善现状需要家庭、学校、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上海的大部分中小学以前规定上午7时15分至7时30分到校,而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起,上海开始在卢湾、虹口、浦东三个区进行“推迟学生到校时间”试点,上学时间一般比以前晚30分钟,并统一将原来的晨读时间改为体育锻炼时间。
“与以往相比,这学期早上可多睡半个小时了。”家住上海市蒙自路的上海卢湾区一中心小学学生冯顺说,“以前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要起床,有时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忙上学,现在闹钟调到了7点半,洗漱、吃早饭绰绰有余。”
还有的学校尝试“朝九晚五”新的作息制度,学生早晨8点50分上第一节课,比过去推迟约一小时,上午共安排五节课,每节40分钟。午饭时间减少为一个多小时,下午2时10分上课,安排三节课,5时10分放学。“朝九晚五”作息制是在学校经过认真调查的前提下实行的。此前许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早晨起得过早,造成许多不便。按照传统作息时间,学校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一般在7时30分,学生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匆忙吃饭或者边走边吃,然后赶到学校。过去的作息制令多数学生睡眠严重不足,早餐也吃得不安生,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
对此一些家长表示,现在学校这种作息制确实给孩子和大人带来很大方便。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