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在人类的历史中由来已久,从没有显示出任何减少的迹象。难道“朝三暮四”、“吃着锅里的望着碗里的”,而且“死性不改”是人的天性?
心理专家在2011年做的研究试图从依恋类型的角度探讨出轨。
什么是“依恋”呢?
依恋是发展心理学中历史悠久的研究主题。幼儿期的三种主要依恋类型(参见表格1。编者注,常使用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抵抗型——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日后的心理发展。这在心理学领域之内早已被广泛承认。
有些心理学家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抵抗性。也有按照四种类型的分法:安全型、焦虑矛盾性、回避型和抵抗型。
依恋概念的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将依恋定义为生而就有的一套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这套模式组织对个体活动的影响贯穿一生。所以从概念本身来讲,依恋是天生的一种气质(可以理解为性格的一种),而且是后天相对稳定不变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某种依恋类型的人倾向于出轨,也就等于说某种人天生,而且一辈子都容易出轨。鉴于依恋在预测很多成人心理特征方面都很成功,比如不安全型依恋特征与后期问题行为的关系,依恋类型与建立人际关系能力之间的联系等等,那么心理专家的研究是不是就能说明某些人注定“风流成性”、“水性杨花”呢?
回避型依恋有更多出轨倾向?
心理专家先给参与者测量了一下他们回避型依恋和抵抗型依恋的程度,然后想尽各种办法来测量他们出轨的可能性。
最简单的是要求参与者直接回答对出轨的态度;这还不够,参与者要对电脑上呈现的吸引力程度不同的异性照片尽快反应。比如对于男性参与者来说,如果对美女的图片反应更快,就说明他对美女有更多的偏好,从而间接地说明他有更多的“出轨”倾向。
除此之外,实验者还会要求参与者想象一位不是自己恋人但很有吸引力的异性,然后要求参与者回答被这个想象中的异性吸引的程度,想要和他(她)交往的程度等等。用流行而又通俗的语言来说,这是在测量“意淫”水平。6周之后,要求参与者再一次回答这份问卷,并将两次测量之间的增加值作为“出轨”水平的指标,分数提高得越多,“出轨”倾向越高。
在相隔的6个星期中,参与者会两次被询问到与不是自己恋人的其他异性发生了多少次(准)性行为(亲吻、拥抱或者性交);
为了让“出轨”的测量更精确,实验者还要求参与者在6个星期之内每天记录过去24小时之内想要去舞厅或者聚会去见异性的欲望的强烈程度。
经过这一番辛苦地实验,研究者终于发现了一些高回避依恋者与低回避依恋者之间在不同指标上的差异:前者比后者更倾向于出轨。
回避型依恋者对感情的态度不认真?
但出轨不意味着玩弄感情,也许这些回避型依恋的人可以同时认真对待多份感情?
为了检验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心理专家进一步测量了参与者在恋爱关系当中的承诺水平,将承诺作为检验认真程度的操作性标准(详见《 承诺是我说爱你的方式 》)。他们将数据纳入到统计模型当中后发现,回避型依恋者在恋爱关系当中做出的承诺水平明显更低,而正是由于较低的承诺水平导致了他们容易在恋爱关系之外发生出轨行为。
从更具有逻辑的角度来讲,人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出轨”的诱惑,往往是依赖于在恋爱关系当中建立的承诺。换句话说,责任感增加了抵御异性诱惑的免疫力。回避型依恋者因为其自身性格的原因而对于承诺感到不舒服,因此在亲密关系当中的承诺水平较低,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何难以抵御有吸引力异性的诱惑。
别给出轨找借口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