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4
催眠师表示,可以取仰卧位,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使机体放松。自然闭目,想象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如花园、海滨、山林、瀑布等,并体验身在其中的感觉。让想象渐渐淡去,默默地数数字。边数边感觉眼皮沉重,眼睛的注意力变得遥远,全身肌肉渐渐失去知觉。临近年底,很多上班族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心理专家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催眠疗法,它属于暗示疗法的一种,可通过加强意想、集中思维来缓解心理压力,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选...
2014/5/14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压力研究所心理学家康斯坦策·莱内韦伯带领研究小组,在1992年至1995年间从20家专业医疗机构筛选出2755名男性,展开跟踪调查。研究人员用问卷形式询问受访者在工作中遇到上司或同事不公正待遇后的反应:针锋相对、默默忍受、径自走开还是等回家后大发脾气。 面对职场上种种不公正待遇,不少人敢怒不敢言,因此选择“忍”来逃避。 瑞典心理学家发表研究报告称,男性长时间压抑愤怒情绪会大幅增...
2014/5/14
从心理学上来讲,老年人自我关注是很正常的,但是过度的自我关注实质上是一种焦虑的状态。它是家庭结构小型化之后,“空巢”老人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老人的交往范围不断缩小,原来以孩子为中心,现在孩子长大离开家以后,忙于工作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而且离家也会比较远,对老人的关心会减少,所以老人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和失落感。 68岁的烟台市民王大娘因为感觉身体不适,在4个月的时间里把医院大部分的科室看了一个遍,却没有查出任何毛病。心理医生表示,这是“空巢”引发的老年人过度自我关注。&n...
2014/5/14
,“捏捏族”的行为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退行”行为,心理学上的“退行”是指,当一个人面对自觉无力应对的压力时,将自己退行到幼童时代,以此来保护自己,他们在减压的同时,却把焦虑推给了别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是诱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其实,一个人缓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与朋友聊天、去KTV唱歌、外出旅行、进行体育锻炼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最近在各大网站论坛里悄然流行起一个心理新名词——“捏捏族”,何谓“捏捏族”? 据说这源于一位城市白领的帖...
2014/5/14
有些人白天上班受到领导批评或者因工作失误使得公司蒙受经济损失,心存自责,难以入眠。这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经常性地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当初自己没有如何如何办。尤其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责、懊悔之情更重,大脑细胞长久处于幻想与兴奋中,当然难以入眠,失眠自然也就出现了 网友询问:“真是越怕失眠越失眠!人到中年,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曾失眠过一段时间,后来一到晚上就怕自己睡不着觉,越这样想就越睡不着,这可怎么办?” &nb...
2014/5/14
一些星座、血型、生肖与性格之类的书,已成为中小学校园附近书摊上最畅销的图书。一些专门给中学生看的读物也会刊登所谓“运程分析”和打着心理测试幌子的测试题,还有专门的小册子销售。翻开一篇“想不想拥有成为大众情人的潜力”的文章,包括星期几早上吃什么东西、哪天上学必须步行、穿哪种颜色的袜子能提升人气等内容。这类测试题目在部分学生中十分流行。 随着信息的发展,迷信已经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传播。“现代迷信”已经悄悄渗入青少年的生活中,传统巫术披上时髦的外衣。 &...
2014/5/14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忍受长期超限度,可使内脏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是引发癌症、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和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有人通过调查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忍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事实证明,那些把负性情绪长久埋在心里的人,往往导致严重后果。据说音乐天才莫扎特,就是在忍受巨大精神摧残和思想压力下夭折于36岁的大好年华。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在保健养生观念上,有人把唐代张公《百忍歌》中所谓的“能忍寿亦永”视为养生经典,其实过于强调“忍”,则有可能走入保健养生的歧途。 ...
2014/5/14
缺乏耐心本质上是对困难、失败带来的挫折感的恐惧,这其实与拖延的性质和目的是一样的:拖拉的人不断找事情消磨时间,特别是喜欢做那些不需要为结果负责的事情,这也是他们调节情绪的一种方法;拖拉的人不但回避失败,甚至害怕成功,但他们实际上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他们常说有了时间压力会更有创造力和效率,其实这也不过是个借口。 近日,英国心理学家和美国伊利诺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没有耐心的人通常办事也拖拉。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
2014/5/14
在研究者发表在《心理科学透视》上的另一部分实验中,志愿者没有被要求描述他们挪动“汉诺塔”的步骤。相反,他们在研究人员对圆盘动手脚之前就玩了第二次游戏。研究人员发现,挪动圆盘的行为并不会像使用手势那样影响志愿者玩游戏的水平。 人们交谈的时候,有时候很难不使用手势。而这些手势似乎对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至关重要。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手势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线索,甚至能够通过动作方面的暗...
2014/5/14
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一书中曾提到一个怪癖少年杰利。他从小多动,难以管教,9岁时曾被管教一段时间,11岁即因涉嫌犯罪而被法庭传讯。后来,专家建议控制糖类食物后,杰利的性格明显好转。而对于其他的特殊性格特点,根据专家研究,只要适当调节食物营养组成也能相当程度地改变其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一书中曾提到一个怪癖少年杰利。他从小多动,难以管教,9岁时曾被管教一段时间,11岁即因涉嫌犯罪而被法庭传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