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理咨询门诊常见患有神经性厌食的女孩。她们已经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却还是恐惧肥胖,为此故意严格控制饮食,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这些患者大多出现闭经,却不肯改变减肥决心。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她们同时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浮肿等一系列疾病。面对这样的心身疾病,该怎样加以预防?
神经性厌食当如何治疗
神经性厌食一词,是指神经性食欲不振。该病主要以长期原因不明的厌食、显著的体重减轻为特征。发病年龄在十岁以上,女性青少年中较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神经性厌食,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
如何预防神经性厌食?慢性的精神刺激是主要因素。其实在患者中,以身材苗条为美而有意节食者仅占13%,因此解除慢性刺激和负担过重,是预防和减少神经性厌食的关键。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情绪预防。本病女性发病较多,发病前多表现为性格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如:家中不睦,父母之间闹矛盾,家中有亲友重病或死亡,意外受挫折等,均易导致本病。因此,保持精神的乐观、心胸开阔对防病至关重要。
2、劳逸结合。使脑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质锻炼、体力劳动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与休息,可防止因过分劳累引起的下丘脑功能紊乱。
3、进行正确人体美的教育。部分病例对进食与肥胖体重具有顽固的偏见与病态心理,以致出现强烈的恐惧变胖而节制饮食,以保持所谓体形美,因此,正确健康的“美”的教育必不可少。
神经性厌食病因是什么
大学女生林燕由于被同班男生取笑为“胖妞”,决定开始减肥。她每天只吃一些水果,坚持天天长跑一小时,开始两个月体重明显减轻。林燕对减肥信心由此大增,继续控制饮食,每天运动量加大,体重由原本的58.5公斤急速降至38公斤。这时,身轻如燕的林燕月经已经不来了,人也没有以往开朗活泼,可她还觉得自己不够苗条,坚持节食,直到最近感觉上课吃力、有时心慌,下肢水肿,前往医院诊断发现自己已患上了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到底是怎么患上的?关于它的病因临床医学界有许多假说,其中广泛得到认可的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均在神经性厌食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下丘脑功能障碍可能是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我们发现,部分患者不容易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悲哀或恐惧等;另一部分患者则追求完美、期待被关注、害怕长大等。
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神经性厌食的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在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许多人盲目追求时尚不惜放弃健康,最终成了神经性厌食的高危人群。所幸,这些问题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
如何诊断神经性厌食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与标准,神经性厌食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几点: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如果上诉症状持续到达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考虑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患者通常都有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女性表现为闭经,男性表现为性兴趣减低或丧失。另外,神经性厌食的患者往往伴有情绪问题,比如病理性的怕胖,即明明周围人都感到其已经很消瘦了,却还是觉得自己很胖,并且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也是胖的,这就是所谓的“体像障碍”。此外,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很常见,很多患者有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失眠、人际关系敏感,有时还有消极的念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