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自我设定目标、履行/反馈目标并完成目标的一个过程。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提出目标,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这个目标可大可小,但是,可以想象,一个人只有经常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才会是一个幸福、快乐和有高生活质量的人。
1、应对压力/抑郁究竟要具备哪些知识?
“压力认识能力”常常包含在“心理卫生认识能力”范畴内,后者包括了:
第一,能够认识不同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压力表现。
第二,知道引起这些问题相关危险因素和原因。
第三,具备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的技巧。
第四,懂得如何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第五,了解如何进一步获取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
我们所提倡的压力自我管理正是基于上述概念而设计的。
危机干预:管理我们的负性压力
2、如何识别自己有没有负性压力/抑郁?
通常我们有两种有效的途径去识别自己的负性压力,一种是识别那些导致我们负性压力的事件;另一种则是,识别我们自身进入负性压力阶段时表现出的各种“预示”反应。
3、哪些是生活中常见的负性压力事件?
1)干得太多或者干得太少。这种状况常常令我们感到无法把握自己,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活动,结果就会导致负性压力。
2)缺乏有效的上下沟通。在这里“上下”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含义,在家里可以理解为“长辈和晚辈”;在单位可以理解为“领导和下属”。如果我们经常缺乏上下之间的沟通。或者,我们的沟通常常没有效果,根本无法彼此了解对方的态度、想法和情感,那么负性压力就会由此而生。
3)不被他人欣赏。我们每个人都有渴望被别人欣赏和赞叹的愿望。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希望被大家公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如果你是一个下属,你同样希望被大家认可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依次类推。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父母还是孩子等等都有被别人欣赏的需求。但是,如果你在某个场合感到“不被别人欣赏”,而且又必须经常呆在这个场合,那么“负性压力”就会开始作乱。
4)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简单地讲,缺乏反馈就是指我们做了某件事情,但是没有得到来自他人的任何好或者坏的评价。可以想象,当我们经常做事没有反馈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做的好,做的坏;需要改进还是需要保持。更糟糕的是,我们有时会由此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根本不重要。结果“负性压力”在所难免。
5)缺乏前进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目标、生活目标、也可以是学习目标。从小的方面讲,可以说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动机和目的,假想,如果我们每天在从事一些事情,但是根本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将来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显然,一般有了这种对前景模模糊糊的感觉,负性压力也就随之而至了。
6)缺乏人际信任。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合情理的规矩或习俗给人的感觉。比如,单位里对员工的言谈举止做了苛刻的限定;父母经常检查孩子的私人领地;再比如,夫妻之间经常的“提防性检查”等等。这种不信任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负性压力源。
7)面对冲突不知所措。如果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一个问题,那么很简单,全力以赴去“搞定”它!可惜的是,生活中,我们往往面对的是来自生活、工作、学习、情感各个方面的大量事务。每一件都需要解决的理由,每一件都显得很重要,而我们的精力毫无疑问是有限的。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常常处在这种不知如何选择,不知如何取舍的境地,没有负性压力到成了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8)做事经常被随意干扰。这种干扰也可以分为大小方面。大的方面,可能是一些来自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力,例如,因为公司策略改变,为之努力的很长时间的项目“流产”了。但更多的可能是来自细小的影响,假设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或者最近一个阶段集中精力在解决一个问题,突然被领导或者同事打断,更惨的是,不得不必须先去解决其他的问题,这种说不出的“懊恼”和“烦躁”就成了一种负性压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