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被你的同性恋朋友“诱导”成同性恋么?同性恋可以用努力来改变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目前都是否定的。
有人可以选择做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但大多数人的性倾向,会在青春期的最初阶段,在从未有性经历的情况下得以显露和固定。虽然我们可以选择依从,或是违拗自己的感情来行事,但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并不是可以自愿改变的主观选择。
一位同性恋者说,“我曾经试着和一个女生交往三个月,我想把自己扭转回‘正常’的轨道里。但是,我没法欺骗自己。我明白自己只喜欢男人,这是天然的性倾向,无关对错。爱只是为了爱而存在。”
同性恋的成因非常复杂,大众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同性恋就是遗传的,天生的,没法改变的。之所以这样的解释这么被认可,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解释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同性取向的人群之间的冲突。对同性恋者来说,他们能更好的接受自——这是天生的,不是我的错,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不用做任何改变。对其他人,他们也能更好的接受同性恋,因为同性恋不再是一种病态,而只是如不同肤色一样的不同类型的人。
然而,心理学家却对同性恋的成因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然后这些解释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的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但这些不同的解释加在一起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看清这个现象的成因。这些解释在现在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神经生理。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固着的表现。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幼儿会对异性家长产生本能的性欲渴求,同时对同性家长产生敌对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那么个体的性取向就能正常发展,否则个体将可能产生性欲倒错。这个理论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事例,如某些和母亲关系格外亲密的男性,最后找到一个类似于父亲角色的同性做自己的伴侣。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选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