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性恋的诊断中,要完成以下三步的判断。
第一步:生理性别的鉴定,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真假两性畸形,排除了生理上的真假两性畸形;
第二步:性倾向性区分:第一步之后,就可以根据性倾向——即性反应对性别性征的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同性恋。区分先天性与继发性,根据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否存在性别心理发展错位的影响:
1、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待与孩子的实际生理性别相反,并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相应的表达——如在态度、语言、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甚至会给孩子穿异性孩子的衣服、做异性的打扮)等方面上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成年后一般会有比较清晰的记忆的;
2、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显著地缺乏按照其生理性别进行要求与指导的教育;
3、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显著、持续的异性同伴体验,始终在异性的同伴中长大,显著缺乏同性同伴的参照;
4、是否存在女孩对父亲、男孩对母亲的高度模仿情形…… 等,明显存在以上因素者,多为继发性,不存在这些因素者,先天性可能性大;
二、性别意识的自我觉察与体验:
1、与生理性别相反的心理性别觉察与体验发生较早(6岁前即有较清晰的觉察)、内心没有两种性别角色冲突体验、显著或强烈不认同自我生理性别者,先天性可能性大,相反,心理性别觉察与体验模糊与觉察体验较晚、内心存在两种性别角色冲突体验、对自我生理性别缺乏不认同感者,继发性可能性大;
2、心理性别回归生理性别的心理愿望:缺乏或根本就没有者,先天性可能性大,有明显的意愿者,继发性可能性大;
3、两性情感与性体验:伴随着强烈的情感爱恋与性兴趣同时并存者,先天性可能性大,仅以性兴趣为主而缺乏对性伴的爱恋情感体验者,继发性可能性大;
4、在同性恋角色中,女性生理性别扮演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主动性角色,男性扮演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被动性角色者,先天性可能性大,反之,继发性可能性大;
5、求助动因:被动求助、以解决现实压力冲突为主要动机者,先天性可能性大,主动求助、以心理性别回归生理性别为主要动机者,继发性可能性大。以上五个要素,前三个要素具有一致性,可作出诊断,前2个要素加上后2个要素具有一致性,亦可诊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