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4
产生心理距离效应的原因:一是心理饱和现象。二是心理隐密性效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一般人都不太喜欢做“透明人”。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不恰当地把心理距离拉得太近,就势必会出现心理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三是与个人关系发展模型有关。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 &n...
2014/5/14
人看起来没有动物那样灵活,是人具有头脑,会选择观念并思考。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知道什么是好,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自信的人总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从不用自己的短去较对方的长。自卑的人正好相反。 我总是嫉妒身边的好朋友,她们有任何成就,我的嫉妒心就会发作。我从来没有分享过好友成功的喜悦,有时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虚伪了。为什么越是亲近我的朋友,我就越是容易嫉妒她...
2014/5/14
轻易不求人,这是对的。因为求人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时求助别人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赖,能融洽关系,加深感情。求助他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当然,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家为难。 有好事儿不通报 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
2014/5/14
从容不迫地停顿与思考,可让我们停止下判断、停止反应,并产生好奇心。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档时,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加速。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要避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心理学解析:如果说倾诉会缓解焦虑,而聆听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用心仔细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
2014/5/14
多听有助于资料的搜集、人事的观察,还可以避免因多言而造成的差错,是现代人重要的修养之一。尊重别人的隐私人们接触的密切,并不表示彼此一定要互诉衷情。适当的互相开放,有助于和谐关系的维持。 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万人的个案记录进行了心理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
2014/5/14
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学生备受学习压力、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升学就业等问题困扰。专家认为,竞争压力、亲子矛盾、父母过高期望,以及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差等原因,都是中小学生心理疾患人数增多的幕后“黑手”。
近日发布的《2010年上海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显示,上海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同时该市一项心理调研显示,62.6%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22.8%的...
2014/5/14
刚当妈妈的产妇,大多是80后,生完孩子12天来,历经9天5炒月嫂。帖子在网上引起争论。现在的产妇不同往日,信息灵通、上网便捷;网络的百科全书让她家中坐,便知天下事。知识匮乏,且培训期短,为赚钞票匆忙上阵的“月嫂自然不给力”。 刚当妈妈的产妇,大多是80后,生完孩子12天来,历经9天5炒月嫂。帖子在网上引起争论。现在的产妇不同往日,信息灵通、上网便捷;网络的百科全书让她家中坐,便知天下事...
2014/5/14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则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使人际交往发生障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呢?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则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使人际交往发...
2014/5/14
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1、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你。当你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
2014/5/14
心理学能够给人们作出“人为什么会心胸狭窄”的解释。一种交往如果不能维持双方的心理平衡,势必造成一方或双方心理失衡。当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下,人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调整。时间短尚且可以,时间一长,就会因耗费太多的精力而疲惫。于是,想方设法也要使自己达到平衡状态。 小时候,好朋友之间死缠烂打之后闹别扭了,一句“我不跟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吓得不知所措。然而不久,两个人又和好如初,因为那个做错的小孩会说 “我错了”。那时候人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