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20
我们都鄙视插队的人,但有的时候,你非插队不可。这种情况下(但愿这种情况不多),倒是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使插队成为趣事,又不会惹恼别人。在讲排队心理之前,我们先讲一些背景知识我们都鄙视插队的人,但有的时候,你非插队不可。这种情况下(但愿这种情况不多),倒是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使插队成为趣事,又不会惹恼别人。在讲排队心理之前,我们先讲一些背景知识。 你排队买电影或音乐会的票...
2015/6/20
很多人还讨厌自言自语、丧失理智或者喜怒无常的人。其实,持有这种态度是不幸的,因为病人自己并没有错;但有时候,我们却可以利用人的这种偏见脱离危险。假如有人要加害于你,你可以声嘶力竭地背诵莎士比亚的诗篇人们在碰到令人讨厌的事物时,通常会厌恶、畏缩,惟恐避之不及。我们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本能反应,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设有这么一种情况:你去参加聚会,有人坚持向你献殷勤,可是你不喜欢他。你好言相劝,还是甩...
2015/6/19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凭空无故的相互吸引,都有某种东西吸引大家,但是都会在这个几个人际吸引规律的范围内,佛祖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这话往往都不现实的。因为喜欢一个人,是有基础的有条件的,而且是双方的心理专家分析,支配人际关系的定律有: 诱发率,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人们受到某种诱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是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从...
2015/6/19
心理咨询师分析:生活中,无论是闺蜜关系、情侣关系还是朋友关系等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吸引的规律。根据不同的交往需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运用着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的规律:接近率、互惠率、对等率、诱发率、互补率和光环吸引率心理咨询师分析:生活中,无论是闺蜜关系、情侣关系还是朋友关系等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吸引的规律。根据不同的交往需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运用着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的规律:接近率、互惠率、对等率、诱发率、互补率...
2015/6/19
在路边上亦步亦趋地盯着人家怎么生活的你不是更可悲吗?你得意地笑话着别人,却没有意识到,你也在画面中。经过的人们,也都在看你。你也很好笑的我们总喜欢看戏,看别人的生活,然后得出结论:张三是个傻B,李四非常软弱,王五其实一文不值只是装出有钱的样子,赵钱孙是个野蛮不讲道理的人…… 张三是傻了点可他特真诚大家都喜欢他,李四软弱是真的但是他对...
2015/6/14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心理咨询师分析:人际沟通的小技巧,可以使别人和我们相处时更舒服。 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
2015/6/14
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心理咨询师分析:下面这些沟通技巧会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
2015/6/12
有些人格较不成熟的朋友,只能同欢乐而不能共患难。当他们与分手者相处无法得到快乐时,便悄悄地逃避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幸好,并非所有的朋友都如此幼稚无情,仍有许多人愿意在分手者痛苦之时,陪伴他们渡过危机有些人格较不成熟的朋友,只能同欢乐而不能共患难。当他们与分手者相处无法得到快乐时,便悄悄地逃避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幸好,并非所有的朋友都如此幼稚无情,仍有许多人愿意在分手者痛苦之时,陪伴他们渡过危机。可...
2015/6/12
分手者在情感受挫之后,心理上可能变得过分敏感、多疑,误会别人的言行举止出于恶意;或是存着自暴自弃的“小媳妇”心理,认定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不愿继续做自己的朋友。为了避免再被人抛弃,就先下手为强分手者在情感受挫之后,心理上可能变得过分敏感、多疑,误会别人的言行举止出于恶意;或是存着自暴自弃的“小媳妇”心理,认定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不愿继续做自己的朋友。为了避免再被人抛弃,就先下手为强,主动...
2015/6/11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心理咨询师认为,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