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4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养育者更换得过于频繁,婴儿将无法对一个养育者产生较为深刻的依恋,甚至出现各种症状(生理疾病,易哭泣,易不安躁动等等)。 关于混合抚养: 1、混合抚养(祖父母一辈或姑或姨等,父母,保姆)模式下,多人养育孩子,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抚养者照顾与陪...
2014/7/24
这样的父母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任着自己的性子养孩子,还采取高压的方式管制孩子,扼杀了孩子的纯然天赋。谈到这里,我的儿子刚好放学回家,来和我打招呼,和我谈了几句以后,他在众人面前,毫不避讳的搂着我亲一下,还说“我爱你”,然后就走了。 媒体来家里采访,我们正好谈到最近流行的“虎妈狼爸”问题,有些父母是用极为强势的方法管教孩子,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孩子学习了很多才艺,学业成绩杰出,甚至进了哈佛大学等...
2014/7/21
第一次恋爱的时候,有三年,每天晚上做噩梦,找她,但永远找不到。这一千个噩梦,就是要发出爱的意愿但却觉得不可能的绝望之体现。可见绝望有多深。可我不是最深的那种,毕竟我一直敢追求,没被绝望击倒,从来对爱有渴望。乖孩子,是不会提要求的,也不会发出声音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孩子,是必然有活力的,而活力的展现方式就是发出他的高兴或者不高兴的声音,提出他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 说说我自己的故事。母亲说,我小时候就一直...
2014/7/21
这是怎么回事?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问这个问题的人,他们内在有一个充满破坏欲望的小孩,他们一直花力气控制这个内在小孩,而一旦放开控制,他们就担心这个内在小孩驱动自己做很多可怕的事情,如杀人放火。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爱,这个含混的词,大家都能接受。毕竟,太多父母觉得,自己怎么对孩子都是爱。 可自由呢?每当我讲课时讲到要给孩子自由,总有人问我,那孩子要杀人放火怎么办? ...
2014/7/19
忽视就很简单了,最初就是妈妈或最关键的抚养者,没有精力或没有兴趣看到,或没有能力看到你。要么你在婴幼儿时总是孤独,要么是那个你在乎的人尽管在你身边,但她只有头脑没有身体没有心,甚至连头脑都没有,所以看见一样没有发生。存在等于被感知。英国心理学家莱因如是说。 这个定义很简单的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我们说,一些人有清晰...
2014/7/19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认知治疗会是几乎不可能。一来访者,长时间内,咨询中我说了什么,她甚至听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精准回应的累积,她逐渐能听到我说什么。这也是因幼时严重缺乏回应,她的自我,几乎没有将他人纳入。“呵呵”,这两个字,被一个网络调查评为“2013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呵呵”的伤害力有多大?网友“叶呆呆”深有体会。她和男友是异地恋,十一假期,她想去见男友,在QQ告诉他,男友只回了一个“哦”,她大怒...
2014/7/19
依照心理学理论,这位母亲,与女儿构建了病态共生的关系,女儿彻底顺妈妈的意,这让母亲在这个共生关系里有了一种无所不能感,这份感觉成了她的自我的核心感,而当女儿突然不听话时,她的这份无所不能感就被颠覆了,她的自我也破碎了,这都会让她有死亡感。听话哲学,是中国式教育的核心。 并且,听话哲学深入无数国人内心,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家长夸孩子时,“听话”和“乖”这两个词简直是不可避免。 听话哲学,有不合理之处:一直被要求听话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
2014/7/18
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孩子不听大人话,违背家长的意志或意愿,或是有毛病“屡教不改”,导致家长不耐烦时,家长可能曾简单粗暴地吓唬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妈妈可就不要你了!” 有一位妈妈打电话说,她家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常常担心家长不要他了。因此,总是与妈妈形影不离,如影随形,妈妈上哪里他都亦步亦趋,就像个小尾巴似地紧...
2014/7/18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很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精神生命。存在就是选择,选择也就是自由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换成心理学的说法,这句话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
2014/7/18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每日奔波为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一切,但是当现实问题出现时,比如经济压力等,家长也会出现情绪的紊乱,这时会出现母性缺失的现象,这使家长无意识间疏忽了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父母的冷漠和忽视,疏忽孩子的情绪反应,没有给与孩子必要的关心和回应会引起疏忽心理创伤。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自发的代替父母,给自己关心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