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是可爱的小朋友。小明和小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上同一个幼儿园,而且两个人的家住得特别近。每天放学都是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家。回到家还会一起玩,有一次,他们回家之后,小明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在一旁专注于玩具的小朋听见小明的哭声,自己也跟着哭了起来,小明的奶奶听到了小明的哭声还以为自家的孙子被小朋欺负了呢,可是看到小朋也在哭泣之后的小明奶奶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明的奶奶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感叹孩子的喜怒无常。原来小明是因为想妈妈了,才突然哭起来的,问及小朋哭泣的原因,竟然是看到小明哭了,所以自己也就哭了起来。
可见在同龄的同伴之间,无论是快乐的情绪还是悲伤的情绪都是会传染的。
儿童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他们之所以会把他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知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化。
很多时候,孩子会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周遭人物的情绪,就好比菲菲的妈妈,因为切洋葱的时候没有戴眼镜而让眼睛流泪,菲菲看到了还以为妈妈在哭,菲菲觉得妈妈哭泣的原因是肚子饿了。因为菲菲知道自己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哭泣。于是菲菲拿出自己平日里爱吃的零食给妈妈,想哄妈妈开心。
妈妈看到了菲菲的表现是很感动,可事实上,妈妈并非是因为伤心而哭泣,只是因为洋葱辣眼,让泪水流出。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菲菲的行为,会发现他对妈妈的同情带有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儿童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样的自我中心在小时候出现是正常现象,若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不懂得换位思考,很有可能是因为还没有认真地成长,父母没有认真地教育。对此,心理咨询师认为,不能在孩子富有同情心的时候,扼杀他们向善的能力,要鼓励,并且加以正确地引导,让他们富有同情心的同时,善于换位思考。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流星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