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上幼儿园,每天都哭,而且是大哭,甚至哭到地上,老师抱都抱不起来!也不肯进教室,紧紧地抱着父母。上课时特别没有规矩,例如老师说,我小鼓敲七下,看哪些小朋友马上坐过来,别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可是他就像根本没有听到,直到后来老师再三叫他,才勉强做。经常在教室里大叫,故意打推小朋友,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他就会认为别人是故意的,就打起来了!而且很难集中注意力,也没有耐心。
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儿童不安全依恋的表现。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母亲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由这种基本信任感形成一个对压力事件的适当预期,知道这些事件尽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对,去忍受,但毕竟是可以应付的。
依恋意味着忠实、充满感情的关注或联系。人类生来就具有寻求与他人形成依恋关系的倾向。婴幼儿和监护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使他们之间出现一个相互接近的特殊目标这个固定目标使婴幼儿处于监护人的安全监护之下。当危险情况不存在时,依恋系统暂时隐蔽起来,婴幼儿就可以通过独立探索环境来进行学习。在孩子独自探索环境或者监护人与孩子分开时,相互接近的固定目标就有可能失去。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监护人与孩子问的控制系统就慢慢移向了孩子,孩子有了更多的控制力和自主性。
依恋理论假定,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有安全感相信敏感而负责的监护人会随时出现。而当监护人的出现不规则时,如出其不意地出现、对孩子的反应不敏感拒绝孩子身体亲近的要求等,婴儿长大后就会变得焦虑、缠人、高度警觉或过早独立。在这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中,孩子的敏感度、可靠度、自信心和信任感都会降低。这种依恋关系没有培养婴幼儿和儿童的安全感,以致他们对人际关系中的忠诚、信任表现出迷惑不解。
早期依恋体验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工作模的方式,这些早期经验为形成早期认知图式的工作模式打下基础。根据依恋理论,一个人可养成以下几种主要依恋类型中的一种:安全和信任型——对自己和他人都持肯定态度,沉溺依赖型——不相信和否定自己,但肯定他人,拒绝排斥型——相信和肯定自己,但不相信和否定他人;恐惧和不安全型——对人、对己均否定和不信任。不安全依恋会降低个体在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导致个体适应障碍以及较差的处理压力事件能力的内在因素。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