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搜狐网》报道: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应用。如果孩子接受知识慢,您老是忍不住大声训斥:“你怎么这么笨啊”。时间长了,你就会慢慢发现,孩子真的变得“反应迟钝”起来。
这是因为孩子认知发展还不完善,对外界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对于别人的评价容易产生一种认同感,外界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往往起着决定作用。
当你用“笨、懒、不认真”等负面词语评价孩子时,这种标签就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孩子就会朝着标签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您在他耳边不停重复性地唠叨,对于孩子不良心理和行为起到了反复强化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不但孩子这样,大人也深受其害。如有学者对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不如健康人。在没有诊断出高血压时,病人并没有明显不适,一旦被贴上“高血压”的标签,便会立刻高血压起来,头痛、头涨,睡眠不良、食欲下降等高血压症状就会接踵而来,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地影响。
有些专家建议,对孩子评价时,可以用一些美好的积极的“标签”,起到树立孩子信心的作用。贾兰华老师说:给孩子贴标签是一种教育智慧,积极的也并不一定有益,比如聪明之类的,因为正确的表扬更应注重过程,如孩子地努力,而不是结果。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