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亲认为她没有规矩——通常只是指,她没有马上听话,或是做些不该做的事情,她立刻就躺在沙发上,“死了”——这意味着母亲会长时间动也不动,对孩子的哀求无动于衷,直到孩子绝望到大哭为止。诸如此类的威胁通常会唤起小孩的罪恶感——“我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你想把我送进坟墓”等等。
母亲对待小孩的方式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不同,譬如离婚、孀居、在婚姻搁浅时期生下孩子、生育过于频繁等等,都会让孩子更难过。独生子比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处境更艰难,因为母亲巨大的爱只灌注在她一个人的身上。有一位病患是独子,有一次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我的母亲把她的爱都倾倒在我身上的话,我会淤血。”
让小孩自由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而这却使得母亲的任务变得吃力不讨好。若是做母亲的期待孩子心存感激或要求她们回报,情况只会更糟。不成熟的人不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就是自己辛苦付出的报酬,反而视之为自我牺牲、放弃了美好的事物,痛苦烦恼当然接踵而来。
然而,小孩内心的情况其实更为复杂,她们根本无从抵抗,除了痛恨取消她的权利、侵袭她感情的母亲。即使她们鼓起勇气说出心中的感受,她们的母亲也会细说从头,述说当年如何照顾幼小的她们,牺牲了哪些东西,来唤醒她们心中的罪恶感。小孩的羞耻心甚于被指斥没良心,出于罪恶不安,她不再试图释放自己。性情敏感的小孩会因此感到痛苦,蒙受伤害。她们不敢迈开步伐离开母亲,密不透风的亲密以及极度的依赖此时已显而易见,孩子必须舍弃自我发展,要不然她将背负着让母亲操心担忧的罪孽——对小孩而言,这是解决困境的唯一方法。孩子晓得母亲的辛劳,同时也察觉到背后的冷漠与敌意,缺乏真爱,无法靠宠爱来平衡。宠爱只能把小孩导入必须感恩的处境,而她其实无意言谢。这将造成小孩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她感觉到自己是母亲的负担,事实上她不具有生命的权利,如果母亲还能容忍的话,她应该知足了;她会想自己是不是太苛求了。
心理咨询师观点:大概没有什么比这种唤醒罪恶感的“教育”,更能让孩子感到肩上如千钧般的重担。一旦孩子长大了,能够和这些经历保持距离,体认到童年所承受的痛苦绝非必要,而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对时,她将很难原谅父母亲的过错。中国各地常见哄小孩儿玩的一句话是:“你妈妈不喜欢你,不要你了。”有些小孩子知道是假的,会说“你妈妈才不要你了”之类,但是有些小孩子并没有得到母爱的安全感,会是痛哭流涕。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