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心理咨询师告诉你,这些孩子的底线不能碰。
1.某些丢人的毛病 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家长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2 .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3.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4.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如果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5.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
6.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把自己独处的小天地视为“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一个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对人的影响很大,因为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孩子的EQ呢?且看下文心理咨询师的解析。
1.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分析,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也就是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的。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就说不要害怕,警察叔叔来了,或者什么老虎来了。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
其实我们要教孩子认识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的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的道理。其实有时候孩子说完了事情,情绪好了。如果常常压抑,最终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第二次危险年龄是18岁第三次危险年龄是25-26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孩子有问题,多动,迷恋网络游戏,杀害自己的父母,自杀等等。
2.我们要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你的感受是你的,别人的感受是别人。
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不是习惯的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传统教育的方式下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指责别人让我们自己不快乐,痛苦,难受。其实我们自己是自己的情绪主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和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3.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以后,可以教孩子跟对方说:我刚才看见我的玩具被你抢了,我心理很难受。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时候,请先跟我说一下。这样给人的感觉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称,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东西,你让我很难过",焦点是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有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当你表达完以后,不一定别的孩子会马上改正。对方改不改是对方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到我们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4.如果不会表达的孩子,就学会教孩子把情绪通过文字写出来,或者是唱歌,或者是转化为动能。
所以以前的孩子心理问题少一些,他们经常在外面玩耍,很多情绪都通过肢体释放出来了。
心理咨询师建议,父母们要懂得提高孩子的EQ,教会孩子表达与释放自己的情绪,让她们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成长。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