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那一刹那,他突然觉得和女儿有了一种很奇妙的链接。
她先懂得了女儿,女儿随即还了她一个懂得。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可怜,但这么做的时候,自己有了一种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外一种是共情,即我进入了你的内心世界,想你所想,感你所感。
共情能力的构建,在于相互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就是母亲能够看见婴儿的感受。
也可以这儿说: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著名心理专家顾歌老师认为,三个月前的婴儿处在偏执分裂期。
他认为,三个月的婴儿没有办法处理这种矛盾:妈妈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能捕捉到他的感受,满足他,和他互动的妈妈,是好的;而相反,不能这么做的妈妈,就是坏的。
那么婴儿会怎么办呢?他会使用分离的方法,把妈妈一分为二,一个是好妈妈,一个是坏妈妈。好妈妈就是那个能够真实照顾她的人,而坏妈妈,一开始会被婴儿处理为鬼怪的形象。并且他们俩不能共存,好是绝对的好,坏是绝对的坏。
白雪公主和灰姑娘这种故事,就典型反映了这种分离机制,一个好妈妈去世了,她的后娘却很可怕,而且绝对的坏。女主角却是绝对得好。孩子们喜欢听这些童话故事,不是因为这些故事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通过这些故事,他们能够向外投射自己的内心,并且不断修正。
若可以得到足够好的照料,好妈妈的这部分就会足够得多,那三个月后,婴儿就有了整合能力,他虽然伤感,但也能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好妈妈和坏妈妈都是一个人。
这种整合就是宽容的开始。
同时,因为妈妈是一面镜子,所以妈妈的回应也会造就分裂,分裂成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好孩子绝对的好,坏孩子绝对的坏。好孩子绝对爱妈妈,而坏孩子对妈妈有攻击,妈妈绝对不能接受的。
若婴儿对妈妈的攻击,比如要乳头,妈妈不给予反击,而只是简单制止,并且一直爱婴儿,那婴儿就会觉得,坏孩子也是被接纳的,他就会让自己走上整合。
所以中国人的习惯性常识——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怎么对他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反而孩子越小,越希望得到细心的照顾。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