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所有幼儿都对最初照顾他们的人(主要是母亲)怀有依恋,但依恋的性质却并不相同。美国心理学家玛丽(Mary Ainsworth,1973年)等人采用陌生情境测验,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三种依恋风格在成人中的比例分别为安全型56%、焦虑•矛盾型19%、回避型25%、。这三种不同依恋风格的成因、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安全型风格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照料者能够对他的需求积极回应,和照料者建立起了稳定的亲密关系,因此更容易获得爱和被爱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积极向外探索,这些孩子成年后,通常会自信、乐观,有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型风格的孩子长大后,由于信人信己,他们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更容易获得成功。而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风格的孩子,由于在他们年幼时没有能够和照料者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经常没有安全感,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性格方面会有很多缺陷,
往往无法觉察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
依恋风格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不良的依恋风格,还能补救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依恋风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照料者对待孩子的态度,那么只要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改变照料者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孩子就能改善他的依恋风格。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安全型人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长全身心的陪伴。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很多年无法独立生存,需要父母陪在身边照看和哺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使他能够和养育者建立一生不可小觑的情感链接,才能使他习得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是需要家长亲力亲为,不是靠金钱的堆积才能完成的。在陪伴的过程中,多拥抱、多亲吻、多抚摸孩子。亲密的肢体互动可以和孩子形成链接,可以消除孩子的沮丧,能给孩子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曾做过著名的恒河猴社会剥夺实验:将婴猴养在一个有两种无生命的“母亲”的笼子里:一个金属丝“母亲”,胸部有隆起的橡皮奶头能吃到奶;另一个“母亲”遮着一层柔软的有圈圈绒的布,但没有食物可以供婴猴吃。结果,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绒布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绒布母猴这里。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同时,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接触带来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最重要的元素。这是孩子与外界产生链接,学会爱人自爱的基础。
其次,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还要对孩子无条件的关注,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自由。凡事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压抑孩子。多觉察孩子负面行为背后的需求,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和照料者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才能感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的需要是能被满足的,从而发展出信任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从而发展出与人相处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恒河猴试验中被模拟妈妈抚养长大的猴子成年后,有的性格易怒;有的则性格孤僻,害怕与其他猴子交往;有的猴子即使有了配偶,也无法正常相处;还有的猴子会虐待自己的孩子。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她的书《爱和自由》中写道:“儿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关心他各种器官独立,并逐步走向人格独立的成长过程。”
第三,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首要条件,这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归属感的重要原因,孩子从父母的关系中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同时,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孩子将来亲密关系的启蒙。良好的夫妻关系也需要夫妻双方稳定的情绪和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孩子的学习榜样。武志红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他说“学会幸福就重复幸福;学会不幸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