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胜于身教,我一直深信言传胜于身教!而父母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为人母不知父母的恩”,为人母后我越发的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了。
从我们哇哇落地到我们成家立业,父母的辛苦劳累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应该深切了解的。 但又有多少人能向父母关爱我们一样关爱他们呢?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自私自立心胸狭隘没有爱心禁不起一点挫折,可这又是谁造成的呢?父母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 会日积月累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并且会与身体合为一体。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他说的做的让你非常气愤不可理解但你又会觉得似曾相识。潜意识里告诉你这就是 你曾经说过的做过的。并且你还会到:”哎呦,看你和你爸一样或和你妈一样“其实并不是单指长相,还有许多你说不出来的东西在里面。 我深有体会是因为我有两个儿子,他们慢慢长大,我也慢慢的了解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果子。但有时你却没有发现而已。
前段时间我开车刚从家出来,就看到一只小猫被车轧死了,并且我前面的车也从他身上轧过。我好想停下来把它移开,但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而后面也有车在按喇叭,我犹豫了一下饶开它开了过去但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是去接孩子下课,接到他们每次都要买吃的再玩一下。但这次没有什么都没有,我也没理他们的唠叨,接上他们就开车走。他们大叫:“妈妈怎么不理人啊,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理了。”路程不远20分钟左右我就回来了,看到小猫还静静的躺在血泊中,这次我有准备把车靠边开,然后停下来,指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我着急回来的原因。然后我在车上拿了一个袋子下了车,孩子就喊妈妈危险都是车。我说:“你们不要下来,等我。”我向小猫走去并招了一下手,我想司机肯定明白就没再抬头蹲下来把小猫用双手托了起来,他的身体还是软的还有温度,当时心都疼。我站起来发现车真的停在那里,没有人按喇叭,我还没走到车跟前,两个孩子已从车上下来并锁上了车。“妈妈我们把它埋了吧,刚才我和弟弟还在说,如果你刚就说是因为救小猫着急回来,我们一定不会闹的。妈妈对不起啊!”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很感激两个儿子的理解,当时也许是在那个环境再加上孩子的理解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孩子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还好不远的地方有个花园但 我们没有工具怎么挖土啊,儿子一点都不急把双手举起来又找到一个尖点的石头,我们挖好坑手指甲都成狼牙狗啃的了,土都深深的到了指甲里( 后来两三天才干净) 我们很默契把小猫埋好小儿子竟然在它上面种了一棵小树。嘴里还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这样它就不痛苦了我被他搞笑了与他们一起念起来。
不过孩子总归是孩子,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脏手和断裂的指甲再加上有些疼痛了心里估计有些不舒服了。责怪我说:“妈妈看脏死了指甲都坏了都怪你。”我看着他们说:“妈妈让你们做了吗?那你们为什么要加入呢?”儿子一脸的难过:“怕你一个人太累啊,而且小猫好可怜我们不管它还会被车轧烂的,不埋了尸体有可能还会被别的动物咬。”他们讲完我说:“那好了你们的问题自己解答了。”我们相视一笑!不过这件事对孩子还是有影响的,老大到了破坏的年龄,曾在小区和别的孩子一起欺负过小猫,后来他不但不欺负小猫还做起保护小猫的卫士。
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要回外公外婆家,而近几年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已不能自己走动需要轮椅。都是妈妈照顾他。所以每次回去我都要给父亲洗澡,洗头修剪手 脚指甲,剪头发,剃胡须,分担一下母亲的负担。而所有的一切都被孩子看到了眼里。虽然每次都是短短的十几天但我天天如是。后来儿子问了:“妈妈你天天这么 折腾你不累吗?而且每次回来你都这样。”我从没注意孩子会注意我在做什么,而且也没想到他们会问我。我注视着孩子的眼睛说:“因为我的父母老了而我小时我的父 母也是这样照顾我的并且比这个还要仔细和疼爱,我这么做不对吗?”孩子也注视着我的眼睛并且发着亮的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就不在说什么。
孩子的爷爷奶奶来了。婆婆脑子不大好了,所以自理也有问题了。开始不知道晚上从卫生间出来就说洗好澡了,但显然没洗。后来都是我哄着她帮她洗。儿子又不解了。“妈妈奶奶又不是你父母了那你为什么给她洗啊?”我说:“因为她是爸爸的妈妈,我嫁给爸爸她就是我的妈妈了。”显然这个回答他们不是很满意,我又说:“没有奶奶你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爸爸,我也不会有这么好的老公;最主要的是更不会有你们。所以你们要谢谢爷爷奶奶为你们生出这么好的爸爸啊。那我这么做不对吗?”儿子鼓鼓嘴笑了,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
但在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我的腿摔坏了做完手术三个月后才下地走路的,在这期间他们都很自觉的照顾我,为我每晚把水端到床边洗脸 洗手洗脚.......,开始是真的不能自己洗后来可以了我又舍不得自己洗了。呵呵因为他们哥俩乐此不疲的做着这件事,他们为能照顾我而感到自豪,就像我照顾我的爸爸一样照顾着我。我也沉浸在这份爱的当中也相当的自豪,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平日里种下的种子在慢慢发芽。 所以说我们不要怪孩子这个那个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孩子的影子,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你做到的,孩子就能做到不要质疑你的行为会否起到作用,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撰稿人:
心理咨询师 魏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