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不少衣食无忧的孩子经常感觉“很累”,埋怨老师和家长管得太多、太严,个别中小学生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表现出的不良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造成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的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中小学生年龄大都在在10-15岁之间,这一时期是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容易接受新事物,自我意识提高,但是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易感情冲动。特别是独生子女,还表现出自私孤傲、责任心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三点个人感悟。
首先,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为缓解学生高考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我将最后三个礼拜的班会课改为心理聊天课,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倾诉、释放、发泄情绪的平台,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强烈喜爱。记得一位学生在周记里面这样说道:“我们是鲜活的生命体,在倍受呵护和关注的同时,更需要尊重和理解,更渴望交流和倾诉,更企盼释放和发泄……心理聊天课是我终生的难忘!”这句话道出了全体学生的真切心声,也反映了学生对心理教育的热切渴望。
其次,现实呼唤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矛盾现象势必导致人们观念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凸现。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着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同时面临着成长期固有的困惑而缺乏相应的心理和精神调适,缺乏必须的心理辅导,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请看下面三则新闻材料:
材料一: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公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报告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大学生有心障碍者占16.0%至25.4%,且呈上升趋势。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小学生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
材料三:
《光明日报》(2005年9月27日)曾刊登了《网络环境下的六大心理问题》一文,文中指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隐患,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在不少青少年“网民”身上显现。具体说来有六大心理问题:一是撒谎,二是孤独,三是冲动,四是暴戾,五是淫逸,六是虚实。另《湖北日报》(2006年10月11日)刊登了《青少年沉溺“网婚”游戏令人忧》一文,文中报道,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网上“爱情公寓”仅一个月就有10万用户注册,“搜狐”网站的文字编辑透露,今年5月20日至今,已有50万人在该网站参与或注册了网婚,更令人担忧的是,参与或注册网婚的网民6成以上是未成年人。如17岁的小楠两年内经历了30多次网婚,结婚离婚,离婚再结婚。16岁学生莉莉在网婚网站上建立了小家庭,还在网上生了一个小孩,而且还跟网友大谈育儿经……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