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研究小组对一个1岁婴儿的正义感进行了一次测试。这个婴儿先被安排观看了一场木偶表演:表演中,一个木偶运球时迎面遇到另外两个木偶——如果把球传给右边那个木偶,球还会被传回来;但若把球传给左边那个木偶,这个淘气的小木偶将会躲闪开。表演结束后,左右两个木偶都被带到婴儿面前,每个木偶旁边都放上了一些零食以示对它们的奖励,而婴儿此时有权取走任何一个木偶的奖励。和其他很多接受过这个实验的婴儿一样,这个一岁婴儿取走了淘气小木偶的零食以示惩罚,不仅如此,他还努力挪到木偶跟前使劲“掴”了它一下。
婴儿不是“完美的白痴”
这是我和同事兼妻子凯伦进行的实验之一,她在耶鲁大学的婴儿认知中心成立了这个心理研究实验室,专门针对婴儿道德世界的研究。当然,我们仅仅是众多这样的研究团队之一。
婴儿看起来似乎行动迟缓,注意力散漫。卢梭曾经将婴儿称为“一个完美的白痴”,他们像面包一样无知。曾经的研究,心理学家也会告诉你:婴儿这种无知的状态还会延续到儿童时代。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婴儿精神世界的研究无从下手。这是对没有语言认知能力的任何生物进行研究时面对的共同难题,而且把婴儿作为研究目标难度更大。因为与老鼠或鸟类相比,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
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着手研究婴儿所能控制的为数不多的行为能力,比如眼睛的活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像大人一样,如果婴儿对某个事物特别感兴趣或觉得惊讶,他们将目光停留在这个事物的时间往往会长于那些不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你可以用“目光停留时间”来捕捉婴儿对什么感兴趣或感到惊讶。虽然这个方法有些粗糙,但却十分有效。
80年代的另外一项研究似乎更让人惊诧:婴儿对于客观物体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定律有认知——婴儿的“原始物理学”。研究者主要向婴儿展示一些似乎违背宇宙定律的魔术表演——移除砖块下面的支撑物,砖块继续飘浮在空中;一个物体从这里消失却出现在另一个地方。像大人一样,婴儿同样会对这些反常现象感到好奇。这个实验表明,婴儿具有关于物体应该如何正确运动的认知。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婴儿对客观事物的思考等同于大人,这些发现恰恰与“婴儿是一个完美的白痴”背道而驰。
天生的同情感不等于道德
上述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个疑问:如果人们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就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为什么看上去还是很无知很无助呢?为什么他们不把这些知识发挥出来实际应用?一个可信的解释是:婴儿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这些知识,但不是为了外在行动,而是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很多对婴儿认知能力感兴趣的科学家,都像我一样,逐渐将兴趣转移到婴儿的“原始道德”研究上。但是却有个问题值得关注,毕竟道德不同于物理学或心理学。后两者有基本公认的规律,但公认的道德标准却不存在。地理位置差异,社会形态差异,人们所认同的道德准则千差万别。
同时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同情感和冲动感在人类生理早期就已经存在,虽然这些并不是道德概念,但却与道德密不可分。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便是看到别人疼痛自己也会觉得疼痛。查理斯?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大儿子威廉6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抱他的女护士假装哭泣,他看到威廉的脸马上变得很忧伤,显得很沮丧。达尔文是一个敏锐的人性观察者,他的这段记述很清楚地表现出了婴儿如何表达自己的同情。
这种行为是否可以被认为是道德行为呢?显然不是。道德观念比单纯的怜悯和同情要复杂得多。婴儿和幼儿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道德观念。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也许和感到饥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没有什么区别。要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体系,需要一系列的铺垫,而婴儿身上展现的一系列同情和怜悯,以及他们采取的相应行为,正是这个铺垫的过程。
婴儿的道德情感都是本能
那么婴儿真正理解的道德是什么呢?我们首先通过实验研究婴儿对两种行为的认知:帮助和阻碍。我们让接受实验的婴儿观看动画片,一个场景是:一个红色的圆形试图爬上山顶,一个黄色的方形在后面推了一把帮助圆形爬了上去。另外一个场景同样是红色圆形试图爬上山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