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我并不害怕,只是有点羞怯。”初见雇主罗切斯特先生的时候,家庭女教师简·爱如此形容对他的感觉。这一点点羞怯,末了却发展成文学史上最脍炙人口的恋情之一,而后来那段“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的著名宣言,不经意已流传为自尊与爱的绝唱。
简的话里面透露出了鲜明的人格特质:内向,自省,坚定,以及并不很强烈的源于自知之明的自卑。正是这样的她,以一颗敏感之心,捕捉到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灵魂之爱。
TED讲者苏珊·凯恩(Susan Cain)曾在她的演讲“安静:内向的力量”中,介绍她本人从小到大是怎样一路认识自身的内向并学会与之相处的故事,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这种性格的潜质。事实上,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属于内向型性格,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容易在不那么熟悉的人或环境面前害羞,表现为脸红、低头、局促不安。这种反映羞怯、惭愧或谦卑的行为看似普遍,其中却包含着许多现今科学研究也无法很好解释的事实——比如,为什么人说谎时会脸红?这样岂非令对立者生疑,不利于我们达到目的吗?那么它为什么没有被演化所淘汰掉?
有一种解释认为,脸红相当于一种示弱,有助于化解敌意,增进亲密,所以从长久来说是演化选择的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内向和羞怯倒并不能完全等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南分校羞怯研究所所长伯纳多·卡杜奇(Bernardo Carducci)认为内向的人不一定羞怯。内向的人具有与他人成功交流所必需的社交技巧和自信,他们只是需要独处来重蓄能量;纯粹只是羞怯的人则缺少驾驭社交的技巧、思维、情绪和心态。
恋情和性爱中流露出的羞怯则更为常见,也更好理解,它像信号一样指向进一步接触的可能。奧利法让查泰莱夫人脸红,杜拉斯让李云泰脸红,范莱莉亚让斯巴达克斯脸红,甚至,洛丽塔让亨伯特脸红……一切拜羞怯所赐,世上方有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爱欲纠葛。
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在“裸猿三部曲”的第三部《亲密关系》中写道:女子尤其女孩子脸红的现象比男子更常见,脸红的同时,肌肤因充血而肿胀发光……脸红有性的意义,有证据显示:古代奴隶市场上,被贩卖到后宫的女奴如果脸红,卖出的价钱就高于不脸红的女奴。无论是否有意,红晕是邀请亲密行为的信号,而且是强有力的信号。
心理咨询师指出,不仅脸红的古代女奴受欢迎,来到现代社会,会脸红的男性也独具魅力。我们喜欢休·格兰特那样的男子,因为他的羞涩腼腆中有一种保障:这不是个轻浮厚颜的登徒子,未至于见了母的就扑上去。
在动物身上,科学家们同样找到了羞怯性格者的独特婚配价值。2013年9月份 《生态学快报》(Ecology Letters )报道,来自牛津大学动物系爱德华·格雷学院的本·谢尔顿(Ben Sheldon)利用微型射频识别仪器,在一整个冬天里对怀特姆森林地区的大山雀进行“社交行为观察”,发现那些性格较大胆的鸟儿喜欢蹿来蹿去,但显然缺乏长线友情,而那些羞怯的鸟儿则处于更紧密的社会联系之中,更易合作与相处。显然,前者是情人的架势,而后者才是丈夫的料。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