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总以生理特征来区别男女。生理特征为女性的人往往被期待是善解人意的,与此同时,生理特征为男性的人则往往被期待是有力量的。而这两种特征也同时作为普遍的择偶理想。在当今社会,尽管这样的一种现象任然占据着较为主流的地位,然而人们在择偶过程中的社会性别认同呈现出与传统社会相比的显著差异。
从最近很火的一个事件说起。前不久,有网友爆料我国著名的性学家李银河隐瞒自己“出轨”的事实,与同性同居多年。随后,李银河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对所谓拉拉身份的回应》的文章。文章中称与其同居者是一位典型的Transsexual,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而她也反复强调自己的另一半是“他”而不是“她”。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李银河也声称自己的伴侣的社会性别为男性的很多表现,性格比较火爆、喜欢见义勇为,有时也会有大男子主义。她被“他”的这些男性特征吸引,因而她也绝不是一个同性恋者。
李银河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因为它冲击了我们传统的对于对于性别的认定。我们通常以生理特征为性别的划分依据,而李银河事件中是以社会角色性别作为判断的依据。尽管这是对我们性别认知的一个很大冲击,但大多数的网友也表示支持和祝福。由此可见,我们在择偶过程中的性别认同在发生一些改变。我们不再仅仅关注配偶的生理特征,而将其心理特征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并承认了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从李银河的事件出发,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我国择偶过程中的社会性别认同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择偶观念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像我们习惯将年轻人分为80后、90后、00后,也经常有人讨论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然而,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差异性,即古代与现代的对性格期待的差异。关于古代对于性别期待,我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得到答案。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