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人们对当前活动或未来活动的预想(如危险、威胁、需要努力而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等),由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适应行为,表现为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焦虑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在实践中习得的一种经验,所以它带有很大的认知成分,对考试的态度认识会影响考生的焦虑水平。
考试焦虑的产生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某种刺激的出现使人体产生条件反射性的焦虑。如有的考生一看到桌上的考卷便会手脚发凉,而事实上他并未看试卷的内容。
2.当个体认为所处的情境具有威胁性时,身体各部分(包括肌肉、腺体、神经)会做出反应——完成或是逃避。
3.由于感到肌肉的紧张、腺体的分泌和神经发出的信号(不一定是意识到的)而产生不安感)。
4.上述身体的生理反应使个体感到不舒服,因而试图摆脱。
5.所有对不舒服状态的反应形成谋求平安解脱的动机,若这些反应无法解脱,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从
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焦虑的因素通常有:
1.个体的生理成熟年幼儿童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神经易兴奋,容易产生焦虑;开始步入青年期的初中生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随着生理成熟度的增加,焦虑情绪可以减轻。
2.个体的心理状态焦虑是个人心理现象的不平衡的表现。心理健全、平衡者不易产生,而心理失调者易产生焦虑,而且焦虑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大。
3.个性开朗、自信的人较少产生焦虑情绪,而自卑、多疑、虚荣心强的人易产生焦虑。
4.身体状况健康的人较少焦虑,而生病、疲劳时易产生焦虑。
5.家庭和学校环境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很能影响孩子的心态,过于严厉者往往会使孩子过度焦虑进而影响其一生的
心理健康,而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能养成孩子健康、良好的个性,也不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样,学校的环境宽松与否、气氛紧张与否都影响到学生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