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用很长时间描述父母带给自己的痛苦,垂望地面,眼圈微红,胃里像是有一股压力,推动他不断喃喃倾吐着——紧张焦虑的童年、被干涉和被控制、平静的愤怒和挣扎。最后他沉默一会,用一句话结束了倾诉:
“我已经被他们毁了。”
原生家庭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近年来被不断提起,比如“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无形中将父母的重要性强化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毋庸置疑,童年、父母、成长环境,都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模样,和过去必有关联。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中“多代传递”的概念,父母一代的相处模式、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以及焦虑情感,可能会一代代延续下去。与原生家庭融合程度太高的孩子,往往无法顺利分化出去,即便能够与父母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甚至暗暗发誓要与父母划清界限,不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却往往无法如愿,从而造成长期的焦虑。
那些已经长大,极力想要摆脱原生家庭而不得的孩子,一方面怨恨、惧怕父母,一方面又被牢牢吸引着,甚至不知不觉重现着那些厌恶的部分。以《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为例,尽管离家千里,独自在上海打拼,已做到财务独立,也清楚自己应该拒绝父母、兄嫂的无理要求,也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兄嫂表达内心的愤怒,却还是一次次让步,始终陷在为家庭偿还债务的旋涡里,无法真正切断原生家庭“黑洞”般的吸引。
为什么呢?
一个婴儿降生之初,父母是他的整个世界。父母不但给予婴儿食物及庇护所,还提供爱意,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责任。
在一个完整家庭中,每个家庭角色都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并实现各自的家庭功能。以三口之家为例,父母的责任是养育未成年的孩子,维持家庭结构的稳定;孩子的责任是按自然规律成长,学习必备的技能,并在成年以后承担赡养责任。而在其中流动的爱意、亲情,仿佛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是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保持鲜活的动力。
而很多问题,出在爱和责任的粗暴捆绑上。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忠诚,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很难改变。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表达爱和忠诚的方式千差万别。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