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现,培养同理心的关键在于:
把焦点放在别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上
对别人产生同理心,有一个认知上的成分。意思是,你必须有某些知识,才能和对方产生同理心。首先,一个人不是简单地对另一个人产生同理心;一个人必须为了某一件事而和对方产生同理心。这件事,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同理心的“主题”。同理心的主题,一定是和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相违的事件或处境。我所说的“福利”,指的是促进幸福(快乐、没有痛楚或苦难)。我所说的“利益”,指的是认真持有的欲望、目标、生命计划、权利。我所说的“需求”,指的是食物、衣装、安身之处。(非实体的需求,如爱、亲密、自由、友情、归属感,我将之列为“利益”。)任何一个影响他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物,也算为同理心的有关知识。
因此,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失去了亲人,这个事实就算是有关知识。但是,如果你也知道这位亲人是被人醉酒驾车撞死的,这个事实也是有关知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实解释了损失。的确,逝者被这样一个随机、无必要、又意外的行为所害,强调了这个事件对目标会有多么具创伤力。因此,同理心的主题必须是违反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件或处境,这也包括了任何和这个逆境有关的事实(或事实宣称)。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