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s结婚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使她苦不堪言。Yns的丈夫经常对她恶语相向,后来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对于丈夫的粗暴行为,Yns一贯采取退让隐忍的态度,每当她忍无可忍时,就离家出走一段时间,而丈夫会发疯地去寻找她。找到她以后,每次都是痛哭流涕、捶足顿胸、作揖下跪,向Yns道歉,哀求她不要离开自己,表示没有她,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Yns相信丈夫还是深爱自己的,也就每每原谅了他,跟随他回家去“好好过日子”。可是过不多久,丈夫又故伎重演;于是,家暴依然继续。Yns这十几年的生活,就在丈夫的打骂——道歉——再打骂——再道歉——这个怪圈中周而复始地度过。
心理分析:Yns的生活为什么会陷入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中呢?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游戏”的理论可以对此进行解释。心理游戏是指人们通过扮演“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这样一些心理角色来进行的争斗。玩“心理游戏”的人,不管他想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都至少要拉一个人,来给他当“配角”。
Yns和丈夫之间多年以来就是在玩一场如火如荼的“心理游戏”,当Yns丈夫扮演“迫害者”对她辱骂和殴打时,她乖乖地成为逆来顺受的“受害者”;而当Yns离家出走时,她丈夫又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表示如果Yns离开他,他就活不了,Yns又乖乖地跳到“拯救者”的位置上,成为丈夫的“救世主”……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反复地扮演着自己偏爱的心理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按照仿佛是预先写好的“脚本”反复上演。这个“脚本”就是人的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它规定了一个人生活的主题,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规定了他周围的人所要扮演的角色。所以,要想搞清Yns的心理根源,就必须追溯她的童年生活。
心理医生经过问询,了解到Yns的父亲也有很强烈的暴力倾向,也是这样对待妻子的,Yns可能就是从父母的生活中受到不良暗示,形成了自己的“逆来顺受”。通过分析,Yns认清和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从行为上拒绝玩心理游戏的“邀请”,当丈夫向自己施威时,不能软弱地充当“受害者”,态度要强硬一些。
当丈夫痛哭流涕、作揖下跪,苦苦哀求时,不要轻易地充当“拯救者”,而要约法三章,同时借助社会支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